第15章

作品: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作者:韬仔|分类:历史|更新:2025-11-08 16:11:18|字数:6718字

吕布远走小沛,陈宫败退陈留,夏侯惇两千精兵再度驻守濮阳。

于李牧而言,濮阳已稳若磐石。

内无隐忧,外无近患。

李牧重归闲适,终日与佳人相伴。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负红颜韶华。

李牧无意逐鹿天下,惟愿寿数长过司马懿,兴至时或斩司马师、司马昭这对兄弟。

为谋士者,何须劳形苦心?

蔡文姬性喜清静,从不似河东狮般逼迫夫君追名逐利。

少时丧母,随蔡邕避祸江南十二载,其间姊妹嫁入泰山羊氏续弦,归陈留嫁与李牧后,又与老父长别。

蔡文姬很快知晓了父亲蔡邕死于王允之手。

命运多舛的她,对李牧愈发依恋。

权势再高又如何,终究逃不过 争的漩涡。

相比之下,蔡文姬更愿陪伴李牧在清泉小筑读书、抚琴、吹笙、泛舟......

此刻。

清泉小筑外来了几位不速之客。

正是驻守濮阳的夏侯惇,以及从鄄城赶来的曹操和戏志才。

主公,此处便是清泉小筑。

若非显谋嫌我聒噪,我都想在此长住了。

虽处闹市却清幽异常,冬暖夏凉又无蚊虫侵扰,怕是皇宫也比不上这里。

夏侯惇介绍时,眼中满是艳羡。

戏志才打量着建筑布局,赞叹道:这设计真是精妙,越靠近越觉幽静,不知出自何人手笔?

夏侯惇猜测:具体不知,但濮阳有批专为权贵造别院的匠人,许是他们的手艺。

时值八月酷暑。

连曹操都脱去外衣纳凉。

但走近清泉小筑,却感到阵阵凉风拂面,令人神清气爽。

这就是传闻中的冰窖水车之效吧。曹操也难掩羡慕,难怪显谋看不上我在鄄城的宅院,这般享受连朝中重臣都要逊色。

夏侯惇眼珠一转:不如主公将治所迁来濮阳,把这里改作府衙如何?

戏志才笑道:夏侯将军,这话可别让显谋听见。

有曹操撑腰,夏侯惇底气十足:我这是为主公着想!日理万机之人,难道不该有个舒适的办公之所?

曹操摇头:君子不夺人所好。显谋平定兖州之乱功不可没,我尚未封赏,岂能觊觎他的居所。元让,去叩门吧。

得令!夏侯惇快步上前轻叩门环。

若在平日,他早扯着嗓门直接闯入了。

门童见是曹操亲临,急忙通报李牧。

琴声戛然而止。

李郎,妾身去备酒菜。蔡文姬盈盈起身。

她心知曹操亲临必有要事,虽有不舍却也识大体。

不多时。

曹操三人联袂而入。

“显谋,这酷暑难耐,还是你的清泉小筑最是惬意!”夏侯惇见到李牧,爽朗地笑道:“何时也给城楼装个冰窖水车,让将士们也能消暑。”

李牧未答夏侯惇,先向曹操恭敬行礼:“不知主公亲临,牧有失远迎。”

曹操摆手笑道:“显谋,你我之间何必拘礼。”

宾主落座。

曹操直入主题:“显谋,听闻仲德说起,元让问你如何攻取陈留时,你言只需多养鸡鸭即可。曹某不解,这鸡鸭难道能胜过张邈的兵马?”

李牧见曹操询问,不似腐儒般卖关子,直言道:“主公可知,自四月以来,关中久旱无雨,庄稼尽数枯死,如今谷米一斛已值五十万钱,长安城内甚至出现人相食的惨状。”

曹操点头:“关中大旱之事我有所耳闻,确实惨不忍睹。听闻陛下已下诏开仓赈灾,用太仓米豆熬粥救济贫民,也算仁政。但这与你的计策有何关联?兖州虽少雨,却还不至于颗粒无收。”

李牧轻摇折扇,从容道:“陛下虽有仁心,但政令难出宫门。以官粮赈灾,只会让权贵中饱私囊,灾民数量不会因此减少。”

“灾民无粮,只能啃树皮、挖草根、捕食鸟兽鱼虫,但凡能果腹之物皆不放过。这般大规模的求生之举,会引发另一种生灵的数量剧变。”

“生灵数量剧变?此话怎讲?”曹操对这个说法感到新奇。

李牧解释道:“大旱之年,必生蝗灾。”

“蝗虫本是独居之虫,但逢大旱,草木凋零,食物匮乏,又遭灾民捕食,便会被迫群居。”

“独居蝗虫不足为惧,但群居蝗虫数量庞大时,便会酿成天灾。”

“自古以来,蝗群过境,寸草不留。当饥饿的蝗虫达到一定数量,已非人力可制。”

“且群居蝗虫多含毒性,灾民不敢食用,无法以此解决 。”

“灾民不敢食蝗,却会捕食以蝗为食的鸟类,致使蝗虫天敌几近灭绝。”

“人不敢食蝗,食蝗之鸟又被捕杀,蝗虫数量必将激增,直至其食物也难以为继。”

“无论 虫鸟,饥饿至极都会变得疯狂。”

“关中无食,蝗群必将外迁!”

“正如当年百万青州黄巾,为求生计涌入兖州一般。”

曹操素来不信鬼神之说。

曹操担任济南相时,目睹当地官吏大肆兴建祭祀庙宇,劳民伤财,败坏风气,令他怒不可遏。他下令拆毁所有权贵建造的庙宇,严禁官吏进行淫祀活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方便以后阅读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第15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第15章并对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