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地平线上的对话

作品: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作者:白杨沟的段逸朝|分类:都市|更新:2025-11-09 03:16:16|字数:6636字

江北,深夜十一点。

“新地平线”总部的灯火依旧通明,科技之光写字楼的顶层,几乎每一个办公室都亮着光。但在专门为核心成员开辟的公共休息室里,气氛却难得地轻松下来。

“这个评论有意思,”徐涛斜靠在柔软的沙发上,将笔记本电脑转向高翔,“听听,来自麻省理工BBS的一位匿名用户:‘我花了一晚上试图在卡普兰的旧理论框架下理解陈教授的模型,直到我的大脑发出了过热警报。现在我明白了,你需要做的不是升级你的CPU,而是换一个操作系统。’”

高翔正端着一杯咖啡,闻言忍不住笑了出来。他扶了扶眼镜,凑过去看屏幕:“这个比喻很贴切。我们的理论,确实是一个全新的操作系统。”

“还有这个,来自《自然物理》期刊的主编论坛,”徐涛兴致不减,继续往下翻着,“有人提议,应该为‘陈’理论体系单独设立一个新的物理学分支,就叫‘凝聚态动力学’。下面一堆人附议,说传统的平衡态理论已经无法解释我们的成果了。”

休息室的巨大落地窗外,是城市的璀璨夜景。高翔没有再看屏幕,他端着咖啡走到窗边,看着下方川流不息的车流,轻声感慨道:“十几个小时前,这些还只是我们硬盘里的数据。现在,它们变成了全世界物理学家绕不开的课题。”

这场胜利来得太快,也太过彻底。从《Nature》封面文章的正式上线,到艾伦·卡普兰学术不端调查的启动,再到他那封颜面尽失的撤稿声明公之于众,整个过程如同一场势不可挡的风暴,横扫了全球的物理学界。

这种感觉,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感到一种不真实的眩晕感,以及随之而来的、巨大的满足感。

徐涛伸了个懒腰,将电脑合上,发出“啪”的一声轻响。

“陈老师心里那根刺总算是给拔了,”他说道,“这下,咱们应该能安安稳稳地过个好年了吧?”

高翔转过身,刚想说些什么,徐涛的加密手机就在桌面上震动了一下。他拿起来看了一眼,脸上的轻松表情立刻收敛了起来。

“说曹操曹操就到,”徐涛站起身,对高翔扬了扬下巴,“陈老师让我们和林浩现在过去一趟,他的办公室。”

林浩几乎是和他们同时收到的消息。他刚刚结束和韩立阳、秦峰关于下一批涡轮盘交付节点的视频会议,正准备去休息室找大家。

十分钟后,三人敲开了陈默办公室的门。

办公室里一如既往的整洁,闻不到丝毫庆祝胜利的烟火气。陈默没有坐在办公桌后,而是站在那块巨大的、几乎占据了一整面墙的白板前。白板上,清晰地保留着加入了“量子零点能涨落”修正后的最终理论框架。

“都坐吧。”陈默的声音很平静,听不出喜怒。

三人依言在沙发上坐下,办公室里的气氛和隔壁休息室的轻松截然不同,一种熟悉的、面对未知难题时的严肃感重新笼罩了他们。

陈默没有看他们,目光依旧停留在白板上那些完美的公式上。

“网上的消息,我看了。”他开口道,打破了沉默,“卡普兰的事情,到此为止。那是一个句号,不是感叹号,不值得我们浪费时间去开香槟。”

林浩三人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了然。这很符合陈默的风格,永远向前看,永远专注于问题本身。

“今天叫你们来,是想讨论下一个问题。”陈默转过身,终于看向他们,“我们的新理论,完美地解释了‘冰河一号’为什么停在了-10.1摄氏度。从数学和物理的角度,它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但从工程和未来的角度,”他顿了顿,语气变得锐利起来,“它是一座必须被跨越的雄关。”

他拿起一支红色的白板笔,走到白板前,没有修改任何公式,而是在白板的顶端,用力地写下了四个字:

“零度之上。”

“这,才是我们真正的战场。”陈默说道,“我们的理论已经告诉了我们‘为什么’,现在,它必须告诉我们‘怎么做’。怎么做,才能让超导临界温度,跨越冰点,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

高翔立刻明白了陈默的意思,他的表情变得无比严肃:“老师,您的意思是……基于我们现有的理论,进行一次逆向设计。设定‘Tc大于0℃’为目标,让‘神威之心’去反向推算出可能的材料配方和原子结构。”

“没错。”陈默赞许地看了他一眼,“这就是我今天想问你们的。要完成这次史无前例的逆向设计,在元素周期表和所有可能的晶体结构中,进行一次近乎无限的搜索……我们现有的工具,还够用吗?”

这个问题,比刚才那个假设性的问题要沉重百倍。

“验证”一条路,只需要沿着路走一遍。“开辟”一条新路,则需要探索地图上的每一个像素点。这两者计算量的差距,是天壤之别。

这才是真正的挑战。他们的理论是完美的地图,但这张地图太庞大了,大到他们可能穷尽一生也找不到那条通往“零度之上”的黄金小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方便以后阅读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第251章 地平线上的对话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第251章 地平线上的对话并对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