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回去立刻就测算。”林浩沉声回答,语气比之前更加凝重。
陈默点了点头,似乎早就预料到了这个问题的艰难。
“去吧,”他挥了挥手,“我等你们的答案。”
……
离开陈默的办公室,三人谁也没有说话,径直走进了“神威之心”的总控室。这里更像是一个太空舱的指挥中心,巨大的弧形屏幕上,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刷新。
林浩率先打破了沉默,他的目光扫过两人,语气沉稳而清晰:“任务明确了。高师兄,这次建模的重担还得你来扛。逆向搜索的算法框架,所有可能的物理变量,都需要你来定义和量化。”
虽然大家都已经毕业,但林浩还是习惯性地称呼高翔为师兄,这既是尊重,也是多年合作下来的一种默契。
高翔点了点头,镜片后的目光锐利而专注:“没问题。我会构建一个包含至少七个维度(元素配比、掺杂浓度、晶格常数、压力、温度等)的希尔伯特空间模型。不过……”他看向徐涛,“这个模型的计算复杂度,可能会超出你的想象。”
徐涛正活动着手指关节,发出一连串“咔咔”的声响,闻言咧嘴一笑:“高师兄,你只管把理论模型扔过来,把它翻译成‘神威之心’能听懂的语言,然后榨干它的每一滴性能,是我的专业。就怕你的模型不够复杂,让我的算法闲得生锈。”
“放心,这次的计算量,”高翔推了推眼镜,用一种陈述事实的语气说道,“大概率会触发‘热寂’理论的某种计算形式。你应该会有足够的发挥空间。”
林浩听着两人的对话,心中稍定。他知道,在这场纯粹的理论和算力攻坚战中,自己能做的更多是把握方向和提供支持。他走到自己的工位前,说道:“我会负责设定工程约束条件,把那些在现实中无法制备的、或者成本高到离谱的组合,提前从搜索空间里剔除掉。尽量为你们减轻一些负担,避免算力浪费。”
“好!”徐涛打了个响指,“铁三角,启动!我先去底层优化一下调度协议,给你们俩泡杯咖啡的时间,然后我们就开始!看来这个年,注定是要在机房里过了!”
话音未落,他便一头扎进了控制台前,屏幕上的代码开始飞速滚动。
两个小时后,在三人毫无保留的通力合作下,一个庞大到令人头晕目眩的“可能性宇宙”被构建了出来。
“框架好了……”高翔的声音有些沙哑,他摘下眼镜,揉着眉心,指向屏幕上那如同星图般复杂的模型,“徐涛,你的‘战场’准备好了。”
徐涛早已准备就绪。他深吸一口气,像是即将挑战世界纪录的极限运动员。他将高翔和林浩共同完成的巨大模型,导入了自己的评估脚本。
“开始吧,让我看看这个宇宙到底有多大。”
脚本开始运行,屏幕上代表“可能性组合总数”的数字开始以一种令人心悸的方式疯狂向上跳动,很快就突破了常规计算机能够表达的极限,变成了一个以10为底的、长得可怕的指数。
五分钟后,计算停止了。
一个结果窗口弹了出来。
总控室里一片死寂。
徐涛脸上的轻松和自信在看到结果的一瞬间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罕见的、混杂着震惊和挫败的表情。他甚至下意识地检查了一下自己的代码,怀疑是不是哪里出了Bug。
“怎么样?”林浩的声音有些干涩。
徐涛缓缓转过身,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将结果投射到了主屏幕上。
【任务名称:“零度之上”超导材料逆向设计全空间遍历】
【预估计算时间(基于神威之心当前硬件配置):23.7年】
二十三点七年。
这个数字,像一座冰冷的墓碑,竖立在三人面前。
它宣告了此路不通。
高翔有些无力地靠在椅背上,喃喃自语:“不可能……组合爆炸……维数灾难。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真正的无穷。”
他们拥有一张完美的地图,却发现这张地图的面积,比整个宇宙还要大。
总控室里的空气,仿佛被抽干了。
良久,林浩缓缓站起身。
他没有走向控制台,也没有看向自己的同伴,而是走到了总控室角落里那块用于日常讨论的白板前。
他拔掉白板笔的笔帽,清脆的“咔”声在安静的房间里格外响亮。
然后,他转过身用一种平静而坚定的语气,一字一顿地在白板上写下了一行字。
“既然算不出路,那就自己造一条路。”
喜欢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