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理论的“乌托邦”

作品: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作者:白杨沟的段逸朝|分类:都市|更新:2025-11-09 03:15:45|字数:5180字

台上的喧哗与狂热,在高翔沉稳的声音中,渐渐平息。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那面巨大的屏幕上。如果说,刚才林浩和高翔展示的实验数据,是一场颠覆认知的“物理神迹”,那么现在,他们将要揭示的,就是这“神迹”背后的“神谕”——那套全新的、足以解释一切的理论体系。

“刚才大家看到的,是实验现象。”高翔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他的眼神,在这一刻,变得如同他所面对的计算机代码一般,充满了严谨的、冰冷的逻辑之美,“而科学的迷人之处在于,任何看似不可思议的现象背后,都必然遵循着某种更深层次的、简洁而普适的物理规律。”

他按下了翻页笔。

巨幕上,出现了一个极其复杂的、由无数原子球和能量流构成的三维模型。

“我们的理论核心,在于‘声子聚焦’。”

“声子”,作为晶格振动的量子,是固体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但在高翔的模型里,这个经典的概念,被赋予了全新的、近乎生命般的内涵。

“传统的理论认为,在非晶合金中,由于原子长程无序,声子的传播是弥散的、无序的,能量耗散效率低下。这正是导致它们在冲击下发生脆性断裂的根源。”高翔的声音不疾不徐,如同一个最耐心的老师,在为学生们讲解最基础的知识,“但我们发现,当特定的短程有序结构,与特定的外加应力场耦合时,会发生一种奇特的现象。”

屏幕上,一段新的动画开始播放。

那是一个由数百万个原子构成的、巨大的非晶合金计算模型。当一股虚拟的冲击波从模型一端传来时,大部分区域的原子依旧在做着无规的热振动。但是,在模型的某些特定区域,那些原子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操控着,它们的振动,开始变得协同、有序。

“我们将其称为‘协同剪切域’(Cooperative Shear Domain)的激活。”高翔解释道,“在这些被激活的区域内,声子的传播不再是弥散的,而是开始沿着特定的、由原子短程有序结构所决定的‘优势路径’,进行高速的、定向的传播。”

动画中,无数道代表声子能量流的金色线条,开始在模型中出现。它们不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像百川归海一般,自动地、汇聚成几股强大的、金色的能量洪流!

“而这,仅仅是第一步。”高翔的语气,开始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当这些高度集中的声子能量流,与裂纹尖端那极高的应力场相遇时,‘奇迹’,就发生了。巨大的局部能量,足以在纳秒级的时间尺度内,为‘动态纳米晶化’提供足够的形核驱动力,从而在裂纹扩展的前方,构筑起一道道坚固的‘韧性壁垒’。”

动画的演示,与他刚才的解释完美同步。那几股金色的能量洪流,精准地轰击在虚拟裂纹的前端,瞬间催生出数个闪闪发光的纳米晶体。

“这,就是我们理论的第一部分:‘应力诱导下的声子通道化’与‘能量驱动下的动态相变’。”

高翔的讲解,逻辑清晰,层层递进。他所构建的这套理论,完美地、自洽地,解释了他们之前观测到的一切实验现象。从“低温增韧”到“冲击自修复”,所有看似矛盾的“神迹”,在这套理论面前,都变得顺理成章。

台下,大部分学者,都听得如痴如醉。

他们仿佛被高翔引导着,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瑰丽的物理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冰冷的金属拥有了智慧,无形的能量拥有了方向。这套理论,是如此的优雅,如此的富有想象力,以至于它本身,就如同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太美了……这个理论太美了……”一位来自剑桥大学的老教授,喃喃自语,眼中充满了赞叹。

“实验与理论,竟然能如此完美地耦合在一起。这工作,做得太扎实了!”

然而,在这片赞叹声中,也有几道目光,显得愈发锐利和冰冷。

前排,那位来自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计算材料学专家,阿兰·博格研究员,终于从他那副闭目养神的状态中,睁开了眼睛。

他的脸上,带着一丝典型的、法国学者式的、挑剔的审视。他扶了扶自己的金丝眼镜,在面前的笔记本上,飞快地记下了一行字:

“Model over-idealized. Boundary conditions and potential function selection are questionable.”(模型过于理想化。边界条件与势函数的选取,存在疑问。)

作为分子动力学模拟领域的顶尖专家,他一眼就看出了高翔报告中的“破绽”。

高翔所展示的模拟结果,太“干净”了。

在真实的模拟中,为了让模型尽可能地贴近现实,研究者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处理极其复杂的边界条件,去调试和优化那个用以描述原子间相互作用的、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势函数”。每一个微小的参数调整,都可能导致结果天差地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方便以后阅读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第164章 理论的“乌托邦”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第164章 理论的“乌托邦”并对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