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起草“战争檄文”

作品: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作者:白杨沟的段逸朝|分类:都市|更新:2025-11-09 03:15:26|字数:7150字

从上海同步辐射光源满载而归,整个“地下联盟”都沉浸在一种巨大的、如同在沸水中漂浮的亢奋之中。

那段在BL13W1号光束线站上捕捉到的、颠覆性的“应力诱导纳米晶化”的原位衍射数据,像一颗定海神针,彻底稳固了他们冲击《Science Advances》的信心。

如果说,之前的LM-X材料,还只是一把锋利的、但来历不明的“宝刀”。

那么现在,他们不仅拥有了这把刀,更拥有了这把刀完整的设计图纸、锻造工艺、甚至连其为何锋利的金相原理,都了如指掌。

他们,已经从一个偶然的“发现者”,蜕变成了这个全新物理现象的“定义者”。

回到江北大学,团队没有进行任何庆祝,甚至没有片刻的休整。那股在上海点燃的、滚烫的战意,被他们原封不动地,带回了那间熟悉的、现已成为他们荣耀堡垒的地下室。

一场关于如何将这份惊天发现,铸成一篇无懈可击的“战争檄文”的头脑风暴,立刻展开。

这一次,会议的主战场,不再是林浩的实验台,或是高翔的电脑前,而是那块巨大的、被擦拭得一干二净的白色书写板。

陈默,这位团队的“总设计师”,手握一支黑色的马克笔,站在白板前。他整个人的气场,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是之前那个不善言辞、略带冰冷的导师,而更像一个即将指挥一场重大战役的、运筹帷幄的将军。

“我们的发现,其核心,在于颠覆。”陈默的开场白,言简意赅,直指核心,“颠覆了什么?颠覆了学界近二十年来,对于非晶合金低温塑性变形机制的传统认知!”

“传统的认知是什么?是‘剪切带’理论。认为塑性变形,是通过剪切带的萌生和扩展来实现的。而我们,要提出的第一个、也是最响亮的观点就是——剪切带,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他“唰唰”几笔,在白板上画出了两个方框。一个写着“剪切带”,另一个写着“纳米晶化”。然后,他用一支红色的笔,从“纳米晶化”的方框,画了一个粗大的、单向的箭头,指向了“剪切带”的方框。

“我们这篇论文的‘故事’,就是要讲述这个箭头的故事。”陈默的声音,充满了强大的逻辑力量,“我们要用无可辩驳的证据链,去证明,是应力诱导下、在局部区域发生的、动态的纳米晶化过程,为剪切带的形成,提供了‘源动力’和‘载体’。没有这个过程,单纯的剪切,只会导致灾难性的脆性断裂!”

这番话,如同醍醐灌顶,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瞬间明白了他们这篇文章,将要举起的,是一面怎样具有颠覆性的旗帜。

“所以,我们文章的结构,必须像一部逻辑严密的、充满了悬念和高潮的电影。”陈默开始在白板上,勾勒出整篇论文的框架。

“第一部分:Introduction(引言)。”他写下标题,“这里,我们要先抑后扬。先将‘低温脆性’这个领域的‘百年难题’,以及‘剪切带’理论的局限性,都摆出来,制造出一种‘山穷水尽’的氛围。然后,再用一句话,点出我们的核心发现,像电影预告片一样,直接抛出最吸引人的悬念。”

“第二部分:Results(结果)。”陈-默画了一个大大的方框,“这里,是我们的‘主战-场’。我们的证据,要像一个训练有素的军团,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最终形成泰山压顶之势!”

他看向林浩:“林浩,你负责第一梯队。把你那台‘秘密武器’上测出的、最完美的宏观力学性能曲线,放在最前面。这是我们文章的‘脸面’,要用最直观、最震撼的数据,先声夺人,告诉所有人,我们做出了一件前所未有的‘新东西’!”

他又看向高翔和徐涛:“高翔,徐涛,你们负责第二梯队。将你们那段‘原子视界’的模拟视频,做成最精美的动态图。这是我们文章的‘灵魂’,要从理论层面,揭示这种可能性。让实验和理论,形成第一次‘握手’。”

“然后,”陈默的语气,变得无比郑重,“林浩,你再率领我们的‘王牌军’,也就是那份来自上海同步辐射光源的原位衍射数据,作为第三梯队,发起‘总攻’!”

“这份数据,是连接宏观性能(心脏)和原子模拟(灵魂)的、最关键的‘神经中枢’!我们要用它,来完美地印证我们的理论,将整个故事,推向最高潮!要让所有的审稿人,在看到这份数据时,都只能发出两个字的惊叹——‘漂亮’!”

整个地下室里,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陈默那气势磅礴、如同电影剧本般的叙事构想,给深深地折服了。

一篇冰冷的、充满了数据的科学论文,在他的口中,仿佛变成了一部充满了张力、悬念和高潮的史诗大片。

“第三部分:Discussion(讨论)。”陈默继续写道,“在结果部分,我们已经用事实,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那么在讨论部分,我们就要开始‘诛心’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方便以后阅读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第112章 起草“战争檄文”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第112章 起草“战争檄文”并对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