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张远的“豪华”报告

作品: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作者:白杨沟的段逸朝|分类:都市|更新:2025-11-09 03:15:16|字数:6128字

大组会如期而至。

501会议室里,再次座无虚席。与上次不同的是,这一次,空气中弥漫的味道,不再是单纯的学术交流的期待,而是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山雨欲来般的紧张气息。

所有人都知道,今天的这场组会,将非同寻常。

林浩和陈默,依旧选择了那个最不起眼的、后排的角落。他们就像两个即将要面对一场实力悬殊的拳王争霸赛的挑战者,安静地,等待着卫冕冠军的登场。

“老师,您说……他们会讲到什么程度?”林浩压低声音,紧张地问道。

“不知道。”陈默的回答,一如既往的简洁,但林浩能从他那紧握着水杯、指节有些发白的手上,看出他内心的不平静,“但可以肯定的是,李瑞阳既然决定让他们两个一起上,那他手里,必然已经握有了他认为足以‘一锤定音’的牌。”

林浩的心,又沉重了几分。

下午两点整,李瑞阳教授准时走上了讲台。他今天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深色西装,脸上挂着那种标志性的、和煦如春风的笑容,仿佛一个即将要向股东们展示辉煌业绩的上市公司CEO。

“好了,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下午好。”他笑着清了清嗓子,“今天,我们有两份非常精彩的报告,都是我们实验室在‘极端环境下材料性能’这个前沿方向上,取得的最新进展。我相信,一定会让大家,大开眼界。”

他看了一眼坐在前排的王院士,然后宣布道:“那么,第一个报告,有请我们三年级的博士生,周凯,来给我们介绍一下他在‘低温下非晶合金纳米力学行为’方面的研究工作。”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周凯走上了讲台。

他还是那副技术宅的模样,但与上次拒绝林浩时那种不耐烦的傲慢不同,今天的他,脸上带着一种压抑不住的、属于成果展示者的自信。

他的报告,题为《原位低温纳米压痕技术揭示锆基非晶合金的剪切带萌生机理》。

“……我们知道,传统的宏观力学测试,只能告诉我们材料‘怎么样’了,但无法告诉我们‘为什么会这样’。”周凯一开口,就展现出了他扎实的理论功底,“为了从更微观的尺度,去探究‘低温不脆化’这一有趣现象的本质,我们利用本实验室最先进的、带有低温冷却台的Hysitron TI 980型原位纳米压痕仪,对一种与文献报道的LM-101成分相近的锆基非晶合金,进行了一系列的系统性研究。”

“Hysitron TI 980!”

台下,立刻响起了一阵压抑的惊叹声。所有人都知道,这台设备,是整个江北大学的“镇校之宝”之一,其精度和功能,都代表着世界最顶尖的水平。

林浩的心,被狠狠地刺了一下。他知道,这场“军备竞赛”,从一开始,他们就不在同一个维度上。

周凯的PPT,做得极其专业和“硬核”。没有花里胡哨的动画,但每一页,都充满了令人信服的、高精度的数据。

他先是展示了他们在不同低温下,测得的材料硬度和弹性模量的精确变化曲线。数据的精准度,远非林浩他们那台老旧的MTS可以比拟。

然后,是更震撼的部分。

他利用原位压痕技术,成功地,在纳米尺度上,捕捉到了第一条剪切带,在低温下,从萌生到扩展的全过程。

“……通过对加载曲线上第一个‘位移-突变(Pop-in)’事件的分析,我们可以精确地计算出,在77K下,该材料萌生第一条剪切带所需要的临界剪切应力,约为1.85GPa。这个数值,为我们从能量角度,定量地理解‘低温不脆化’现象,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周凯的报告,就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将林浩和陈默之前只能“宏观推测”的现象,进行了微观的、定量的、无情的“解剖”。

他的工作,虽然在原创性上,没有任何新的发现,但他用一种无可辩驳的方式,向所有人证明——他们,有能力,将这个问题,研究得更深,更透,更“科学”。

当周凯结束报告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许多老师,都对这份工作的“深度”,表示了高度的赞扬。

李瑞阳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他用一种更具期待感的语气说:“非常好。周凯的工作,为我们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那么,接下来,有请张远,来为我们展示一下,基于这些基础,我们,又能看到一幅怎样更加宏伟的图景。”

如果说,周凯的报告,是一场精准的、令人敬畏的“外科手术”。

那么,张远接下来所展示的,就是一场华丽的、令人炫目的“好莱坞科幻大片”。

张远意气风发地走上讲台。他的报告题目,更加宏大和具有冲击力——《多重物理场耦合下的非晶合金变形行为:从剪切带到三维应力云图》。

他先是高度赞扬了林浩和陈默之前那篇《Scripta》文章的“开创性”,姿态放得极高,仿佛一个前辈,在提携后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方便以后阅读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第81章 张远的“豪华”报告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第81章 张远的“豪华”报告并对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