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是直接找他,他的压力会更大,现在多好呀。”
“我们每个人都有了自己想要看到的结果。”
“所以说,有的话还是你说合适。”
“石添是个聪明的小伙子。”
梁文斌那边又传来纸箱碰撞的闷响:
“知道举一反三,稍微点他一下,他就能知道后面该怎么做。”
洪胜转动着钢笔,笔尖在 “石添” 的名字上画圈:
“是呀。”
“不过我们还要关注着点。”
“说真的,小石还是年轻,我一直是不敢太放手,怕他碰壁以后失去现在的拼劲儿。”
“这孩子能干而且踏实,我当初就看中他这两点了。”
电话那头静了几秒,传来打火机点燃的轻响,洪胜知道他的烟瘾又犯了,肯定在库房门口抽烟呢:
“我知道,信心很重要。”
“记得当年和咱们合作的大客户被别的公司撬走,大家躲在楼梯间抽烟,还是我买了包话梅分给大伙吃。”
“所以现在你要继续当那个递话梅的人。”
洪胜挂了电话,起身走到窗边,向西远眺,看到了远处西山上空那片平时没机会看到的卷积云被夕阳染成了橘黄色……
石添带着新组建的团队一头扎进激光打印技术的潜在客户开发中。
自确定团队成员后,他在公司露面的时间愈发少了,一连三天。
他带着这几个岁数和他相仿,并有两个甚至都比他大的新人,不是在客户的办公楼下等电梯,就是参加相关技术类型的发布会。
他清楚,这个主攻冷门领域的团队就像刚破土的幼苗,客户资源得从零开始培育。
最忙的那天,他在海淀、丰台、朝阳三个区辗转了五家公司,衬衫后背结出盐花。
却在深夜返回公司时,又将自己名下的二十三个老客户资料按照在公司的四个方位,整理成四个文件夹。
第二天上午,张枫怡接过标着“南城客户”的文件夹时,指尖触到封面还残留的咖啡渍 ——
那是石添昨晚10点多趴在会议室桌上分配时不小心洒上的。
“亿友广告每个月 15 号前跟进补货,客户王总是东北人。”
石添站在白板前,用红笔圈出几个关键节点,投影仪光打在他的眼角:
“送货问题直接找马哥,备货问题找斌哥。”
黄凯注意到,他分给自己的客户里,有个曾听石添说过的,在暴雨中守了三小时的影楼老板。
因为档案袋上还贴着当时那张被雨水湿透的名片。
“经理,为什么要这么做?”
张枫怡在茶水间拦住接热水的石添,新烫的卷发还带着药水味。
石添弯着腰一边往保温杯里续热水,一边告诉她:
“我把我之前的客户除了留下三家不太好打交道的。”
“剩下二十多家全分给你们,以后他们再订货,提成都是你们的。”
“你们总得先活下来,才能学怎么打仗。”
寥寥几句,让张枫怡觉得她眼前这个小上司,颇有一股大将之风。
周明远后来在自己的工作手册里记下这天:
“经理把客户资料交出去时,像是在给新兵分发枪支。”
“我亲眼看见经理打开自己给财务对账的业绩表,将原本属于自己的提成的客户逐一划掉。”
“钢笔尖在 ‘已分配’ 三个字上洇出墨点。”
“别有负担。”
石添在小组会上给他们打气:
“等你们能啃动激光打印的硬骨头,这些老客户就当是你们的‘练兵粮’。”
他转身时,后腰那块那年被矮胖小流氓踢过的旧伤扯得他微微皱了皱眉。
团队四人与石添朝夕相处月余,渐渐觉得这位年轻领导行事异于常人。
尤其是张枫怡,虽与石添同岁,此前亦在销售行当实习过,却从未遇见过这般既对公司差事拼尽全力,又对团队下属关怀备至的人。
这个外显坚毅、内藏温软的青年,竟让她心底生出几分别样的情愫。
这种感情是介于 欣赏 和 倾慕 之间。
她低头翻动着文件夹,却发现石添分给自己的 “南城客户” 资料里,夹着一张便利贴,字迹清晰:
“王总公司的那位主管财务的胖胖小姐姐喜欢吃肯德基,每月结款时可带杯雪顶咖啡过去,能立即拿到支票。”
指尖摩挲着纸边,这种把客户研究到如此程度的销售,让众人纷纷表示钦佩。
这天,库房新到十卷激光打印专用相纸,正是洪胜特批给石添团队拓展新业务的首批样品。
梁文斌电话打过来时,石添正在公司附近见客户。
听到这个消息,他长舒口气,握着手机的指尖瞬间收紧:
“终于不必再在客户面前空口白舌,能带着实打实的样品让客户去测试了。”
从客户公司出来,他几乎是一路疾走返回公司。
闷热地空气包围着这个钢筋水泥建筑林立的城市,他解开衣领扣子,半步未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