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 己酉年)
春天,正月,辽东边境以外的貊人侵犯边境,太守祭肜想办法招降了他们。祭肜又用财物利益安抚接纳了鲜卑的大都护偏何,让他去招引其他部落。那些部落接连不断地来到边境归降。祭肜对偏何说:“你们要是真的想立功,就应该回去攻打匈奴,把他们的脑袋砍下来送来,这样才能证明你们的诚意。”偏何等马上就去攻打匈奴,砍下两千多颗首级,带着首级来到祭肜所在的郡。从那以后,他们年年都去攻打匈奴,还总是送来匈奴的首级,接受祭肜给的赏赐。从此匈奴势力越来越弱,边境再也没有贼寇侵扰的警报,鲜卑、乌桓也都来朝廷进贡。祭肜为人质朴稳重、坚毅刚强,他用恩情和信用来安抚夷狄,所以那些人既敬畏他又爱戴他,愿意为他拼死效力。
南单于派他的弟弟左贤王莫率领一万多人去攻打北单于的弟弟薁鞬左贤王,把他活捉了;北单于又震惊又害怕,把地盘往后退了一千多里。匈奴北部的薁鞬骨都侯和右骨都侯带着三万多人归附了南单于。三月,南单于又派使者到朝廷进贡,请求汉朝派使者来监护他们,还说要送王子来做人质,希望能修订以前的和约。
戊申日是月底,发生了日食。马援的军队到达临乡,打败了蛮兵,斩杀和俘虏了两千多人。
当初,马援生病的时候,虎贲中郎将梁松来探望他,在床边向他行礼,马援没有回应。梁松走了以后,马援的儿子们就问他:“梁伯孙是皇帝的女婿,在朝廷里地位尊贵,公卿以下的官员没有不怕他的,您为什么唯独不还礼呢?”马援说:“我是梁松父亲的朋友,他就算身份尊贵,我怎么能不遵守长幼的礼数呢!”马援哥哥的儿子马严、马敦都喜欢讥讽议论别人,还结交那些行侠仗义的人。马援之前在交趾的时候,写信回来告诫他们说:“我希望你们听到别人的过失,就像听到自己父母的名字一样,耳朵可以听,但嘴里不能说。喜欢议论别人的长短,胡乱评判国家的政策法令,这是我最厌恶的事情,我宁可死,也不想听到子孙有这样的行为。龙伯高为人敦厚,做事周到谨慎,嘴里不会说让人挑毛病的话,为人谦逊,生活节俭,廉洁奉公又有威望,我很敬重他,希望你们能向他学习。杜季良为人豪爽,喜欢行侠仗义,把别人的忧愁当作自己的忧愁,把别人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他父亲去世办丧事的时候,好几个郡的人都来吊唁,我也很敬重他,但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学龙伯高就算没学成,至少还能成为一个严谨的人,这就是人们说的‘画天鹅不成,至少还像只野鸭’;学杜季良要是没学成,就会堕落成为世上轻浮的人,这就是人们说的‘画虎不成反像狗’。”龙伯高,就是山都县的县长龙述;杜季良,就是越骑司马杜保,他们都是京兆人。正好杜保的仇人上书,状告“杜保行为轻浮浅薄,扰乱社会,迷惑众人,伏波将军从远方写信回来告诫他侄子不要学杜保,而梁松、窦固却和他结交,这会助长他的轻薄虚伪之风,败坏华夏的风气”。
奏书呈上后,皇帝召见梁松、窦固责备他们,还把告状的奏书和马援告诫侄子的信拿给他们看,梁松、窦固吓得磕头,把头都磕出血了,才没有被治罪。皇帝下诏免去杜保的官职,提拔龙述做零陵太守。梁松从此就记恨上了马援。
等到马援去征讨武陵蛮,军队驻扎在下隽,有两条路可以进入武陵:从壶头走,路近但水路艰险;从充县走,道路平坦但运输路程远。耿舒想从充县这条路走,马援却认为这样会浪费时间和粮食,不如进军壶头,卡住敌人的咽喉,充县的贼兵自然就会溃败。马援把这件事上报给皇帝,皇帝听从了马援的计策。于是军队向壶头进发,贼兵占据高处守住关隘,水流湍急,船没办法前进。正好赶上天气酷热,很多士兵染上瘟疫死了,马援自己也生病了,只能在岸边挖洞当作屋子来躲避暑气。贼兵每次登上高处击鼓呼喊,马援就拖着病体去查看,身边的人都为他的壮志而感动,没有不流泪的。耿舒给他哥哥好畤侯耿弇写信说:“之前我上书建议应该先攻打充县,虽然粮食运输困难,但兵马能够施展作用,几万士兵都争着奋勇向前。现在在壶头竟然前进不了,大家心情郁闷,很多人白白送死,实在太可惜了!之前到临乡的时候,贼兵无缘无故自己送上门来,如果趁夜攻击,就可以把他们消灭。伏波将军就像西域的商人,到一个地方就停下来,所以才会失利。现在果然发生瘟疫,就像我之前说的那样。”耿弇收到信后上奏给皇帝,皇帝就派梁松乘驿车去责问马援,还让他代替马援监督军队。正好马援去世了,梁松就趁机陷害他。皇帝非常生气,收回了马援新息侯的印绶。当初,马援在交趾的时候,经常吃薏苡仁,因为这东西能让人身体轻便,还能抵御瘴气。军队回来的时候,他用一辆车载着薏苡仁。等他死后,有人上书诬陷他,说他之前带回来的都是明珠和有花纹的犀角。皇帝更加生气了。马援的妻子儿女又害怕又慌张,不敢把他的灵柩运回祖坟安葬,只能在城西草草埋葬。他的宾客和老朋友,也没有一个敢来吊唁的。马严和马援的妻子儿女用草绳绑在一起,到朝廷去请罪。皇帝就把梁松的信拿给他们看,他们才知道马援获罪的原因,于是上书申诉冤屈,前后一共上了六次奏书,言辞非常悲痛恳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