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空营惊魂,计中藏计

作品: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作者:我才是猫大王啊|分类:历史|更新:2025-07-05 22:47:01|字数:8490字

"荀军师!"曹洪掀帘而入,甲胄上还沾着泥点,"叶县是空营!

刘备军早跑了!"

荀彧的手指顿住了。

他抬眼时,目光像淬了冰的刀:"何时发现的?"

"刚收到斥候回报。"曹洪把断箭和草叶拍在案上,"那诸葛亮扎了草人,点了假灶,连马粪都是提前堆的!"

荀彧盯着那截草叶。

叶片边缘有被指甲掐过的痕迹——是故意做旧,让曹军以为是士兵巡逻时踩断的。

他的拇指摩挲着草叶背面,那里还沾着极淡的黄泥,是叶县西山谷特有的红土。

"太史慈的动向。"他突然说。

曹洪一怔:"末将已派探马往...往东南追了。"

"错了。"荀彧的指尖在地图上向北移动,停在鹰嘴崖,"若我是诸葛亮,必让太史慈率主力北撤。"他抬头时,眼底泛起冷光,"去,把所有能调动的轻骑都派往北线。

告诉夏侯将军,若让刘备军过了洧水——"

他的声音突然低了下去。

帐外的更鼓敲了五下,晨光透过帐帘照进来,在地图上投下一片金斑。

荀彧望着那片光斑,手指缓缓按在洧水渡口的位置。

"看来,这局棋,才刚刚到中盘。"他轻声说。

当许都帅帐的门帘被风卷起半幅时,曹操正将最后一口酒饮尽。

青铜酒樽磕在案上发出脆响,他抬眼便见荀彧掀帘而入,衣摆还沾着晨露——这向来从容的谋士此刻眉峰紧拧,显然有急事。

“魏王。”荀彧行至案前,袖中地图“刷”地展开,指尖精准点在洧水渡口,“刘备军使了空营计,太史慈率主力正往北撤。”

曹操的拇指在酒樽沿上碾过一圈。

他望着地图上那道蜿蜒的蓝线,忽然笑了:“诸葛亮的草人戏码,倒比当年仲达的空城计多了三分烟火气。”话音未落,指节重重叩在洧水北岸,“你说太史慈要过这里?”

“是。”荀彧的声音像淬了冰的青铜剑,“叶县西谷的断箭、东南方的假烟,都是诸葛亮用来混淆视听的障眼法。真正的破绽在草人脚下的泥——”他拈起案头那截草叶,“叶县红土掺了北坡的黑沙,只有往鹰嘴崖方向急行的马蹄才会带起这种混合土。”

曹操的瞳孔骤然缩紧。

他抓起案上的令箭,尾端的红缨在掌心勒出红痕:“你要孤派谁去截?”

“夏侯妙才。”荀彧的手指沿着洧水向北划,停在河内郡界,“妙才的轻骑最快,半日可抵洧水渡口。若晚了...”他顿住,目光扫过帐外翻涌的云,“诸葛亮极可能在此处与刘备的接应部队汇合。”

曹操突然将令箭拍在地图上,震得烛火晃了晃:“传孤的令!”帐外亲兵立即单膝跪地,“夏侯渊为先锋,率三千虎豹骑即刻出发,截断洧水渡口!曹仁领中军随后,孤带虎贲营压阵——”他的声音陡然沉下来,“若让太史慈过了河,提头来见。”

亲兵领命退下时,荀彧望着曹操绷紧的下颌线,轻声补了句:“魏王,诸葛亮此计看似冒险,实则算准了我军探马的反应时间。”

“孤何尝不知?”曹操扯过案上的玄色大氅披在肩上,剑穗扫过案角的竹简发出沙沙声,“当年濮阳之火,吕布也以为孤算不准他的退路。”他转身时,目光如刀,“这一次,孤要让刘玄德知道——”

帐外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报——”探马的声音带着破风的锐响撞进帐中,“曹洪将军急报!”

曹操接过军报的手顿了顿。

绢帛上的字迹还带着墨香:“太史慈大军已行至八十里外,虎豹骑全速追击需两个时辰,恐难截住。”

“废物!”曹操将军报揉成一团砸在地上,玄色大氅的金线在烛火下泛着冷光,“曹洪守叶县这么多年,连个斥候队都训不好?”

荀彧弯腰捡起被揉皱的绢帛,指尖抚平褶皱处:“魏王且看这里。”他指着“八十里外”的“八”字,墨迹在绢帛上晕开极小的一团,“探马是在中途写的急报,说明太史慈的行军速度比预估快了三成。”他抬眼时,眼底浮起暗芒,“诸葛亮极可能让士兵负重减半,甚至...弃了粮草。”

曹操的呼吸骤然粗重。

他抓起案上的佩剑,剑鞘撞在案角发出闷响:“传孤口谕,夏侯渊不必等中军,带轻骑先冲!”他转身走向帐外,玄色披风被风卷起如乌云,“告诉妙才,就算追到天涯海角,也要把太史慈的人头给孤砍下来!”

此时叶县以北的山林里,太史慈正将双戟插在地上。

他仰头望了望渐沉的日头,铠甲下的汗已经浸透中衣——从清早起急行军八十里,连战马都吐着白沫。

“将军!”偏将牵着马凑近,“前面就是鹰嘴崖,过了崖口就能看见洧水。”

太史慈抹了把脸上的汗,指尖触到铠甲上未擦净的血渍——那是董衡部的血。

他突然侧耳,山林里的风声有些异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方便以后阅读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第143章 空营惊魂,计中藏计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第143章 空营惊魂,计中藏计并对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