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过年,所以也难得的有大巴经过清水村。
不过,公路距离清水村很远。
想要坐大巴需要走出很远一段路。走得慢一些的,需要四十多分钟不止。
小叔小婶还有堂伯娘等人商量,最后决定要坐大巴。
但大巴的时间没有具体确定,能不能等到?
靠的是运气。
陈知年等人在公路上等了半个小时后,堂伯娘建议,“我们一边走一边等吧。”与其这样站在路边傻等,还不如一边走一边等,能遇到就上车,遇不到就走路去。
其实,村里的人都习惯走路去趁圩。如果不是带着的东西特别多,大家一般情况下都会选择走路,因为走路不需要车费。
当然走的一般都是小山道,很少有人会走公路的。
大家一边聊天,一边走路,说说陈婉秋和她的女儿,说说陈知年和她的男朋友,然后再说说村里其他的姑娘。
谁家姑娘长得好?谁家姑娘要嫁人了?谁家要娶媳妇了?
......
有聊不完的八卦,说不完的话题。
村里的人走到一起,就不怕会因为没有话题而冷场。
村子就这么大,打个喷嚏大家都能听到。谁家也别想藏着什么秘密,谁家的‘秘密’都是村里人的八卦。
也有不少人打趣陈知年,都被陈知年四两拨千斤的转移了话题。
说说笑笑,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不知不觉,路程已经过去大半,大家对大巴已经不抱希望了。但是,没想到,大巴竟然来了,缓慢的驶来了。
破破旧旧的额,浑身全是泥巴的大巴竟然来了。
不过,车上的人比较多。
“青山镇,青山镇。”售票员站着车门口一边招手一边喊。
堂伯娘摆摆手,“不坐,不坐,又不是只收一半车费。”他们已经走了大半的路,再坐车不是亏了?
“大妹。”
陈知年惊讶,然后高兴的大喊,“外婆。”
“我在街头放单车的地方等你。”外婆在车里大喊,“保管单车的地方。”
“好。”
陈知年还想等爸妈回来后再一起去看外婆,没想到竟然在这里遇上。陈知年也有大半年没有见外婆了,外婆还是记忆里的模样。
村里很多人都说陈知年不像阿妈,倒是像外婆。
陈知年的身高遗传了外婆的娇小玲珑,性格、脾气都有些像,特别是处事,虽然没有八面玲珑面面俱到,但也条理清楚,说话做事都有理有据。
属于很有条理,很让人信任的一类人。
喜欢在九十年代升职加薪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在九十年代升职加薪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