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学到老。
只有不断的补充自己,人生才会更充实。
陈知年喜欢不断进步的,不断添加的人生。一年又一年,增加的不仅仅年纪,还有其他,例如学识,例如见识。
“阿年姐,你真厉害。”
“稻子,你也可以的。”
......
稻子带着小姐妹走了,陈知年赶紧跑回厨房,喝一口米汤。
说话太多,口干舌燥。
陈知年看一眼时间,然后开始准备晚饭。
冬天的夜晚来得特别早,晚饭的时间也比夏天要早。
陈知年熟练的洗锅,淘米,点火......
“大妹,做饭了吗?我给你拔了两颗大白菜。”堂伯娘抱着两颗大白菜走进厨房,“我菜地在鱼塘边,想吃什么菜就自己摘。”
“我今年种了不少菜,有大白菜、白菜、牛兰豆,还有茄子......自己去摘。”堂伯娘随手又帮陈知年洗了白菜,然后一边和她聊天。
主要是问男朋友周辞白。
小叔把周辞白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紧接着村长又在村里抛下大雷,说陈知年的男朋友虽然是个儿科医生,但亲爸有权,外公有钱。最最重要的是,陈知年的男朋友不是羊城本地人,是京都人。
京都是什么地方?
即使在京都当个环卫工都值得炫耀。
陈知年嘴角抽抽,就知道村长会宣扬开来。
对于看着自己长大的堂伯娘,陈知年肯定也不会藏着掖着。不过,陈知年一再表明,她对那些身外物不看重。
她的梦想,她的野心,自己实现。
她想要钱,她想要好的生活,自己努力,自己奋斗。
“你这傻孩子。如果你们结婚,他的就是你的。”堂伯娘抬手就在陈知年的肩膀上拍了拍,然后教陈知年,“夫妻之间,没有必要计较太清楚。计较太多,容易生疏。那句什么话来着?”堂伯娘使劲的想了想,“哎呀。我忘记了,电视里常说的。”
堂伯娘看向陈知年。
陈知年眨眨眼,她不是堂伯娘肚子里的蛔虫啊,怎么会知道堂伯娘想要说什么?
“反正就是说,夫妻两人之间不能太过计较,更不能事事分个你我。电视里还有夫妻实行什么,什么......”堂伯娘皱起眉头,又看向陈知年。
陈知年:“AA?”
“对。就是各付各的。这样的夫妻有什么意思?你赚的钱,你花;我赚的钱我自己存,听着就像是住在一起的两个陌生人......合租。对,就是合租。好像城市里有那种男女一起合租的是不是?”
“那场,那场......”堂伯娘又看向陈知年,“那部电视叫什么来着?就是男女合租......”
陈知年:“《白领公寓》?”
“对。就是什么公寓的。听说城市的人喜欢把小楼房叫公寓。哎呀,又不是公家的楼房,为什么要叫公寓?”
“大妹,既然有男朋友了,打算什么时候结婚?”
又见催婚。
陈知年已经习惯了。
自从家人知道她恋爱后,就没有停止过催婚。
习惯就好。
“已经在考虑了。”
“考虑什么?直接商量什么时候结婚,然后生孩子。遇到一个好男人是这么容易的吗?既然遇到了,就紧紧抓住,抓住,即使刮风下雨也不放松。”
堂伯娘瞪了陈知年一眼,“你们小年轻不懂事,等你爸妈回来,我们大人商量。”
陈知年很想说,我已经是大人了。
“这么好的男人要是被小妖精抢了,有你哭的。也不看看外面那些小妖精有多厉害。”堂伯娘抬手又在陈知年的后脑勺上拍了拍,“别犯蠢。遇到好男人就要抓住。”
“别......”堂伯娘皱着眉头,想要用一句话合适的话来形容,“就是聪明一辈子,犯蠢一时。”
“聪明一时糊涂一时?”堂伯娘叹口气,“哎。装文化人,真不容易。”
陈知年笑了笑,体谅堂伯娘。
其实,堂伯娘会变得像现在这样喜欢说成语、谚语,也是因为陈知年。
陈知年高中的时候,堂伯娘去市里探亲戚,顺便去学校看陈知年。然后被一些没有素质的同学取笑是没有文化的乡下人后,堂伯娘就总想表现得自己很有文化,喜欢学着电视里的文化人说话。
陈知年做好饭后,小叔小婶也回来了,买了不少东西,吃的,用的,送礼的。
“明天还要去买对联、瓜子、山楂片......”小婶看向陈知年,“大妹去不去?”
“去。”陈知年毫不犹豫。
过年的圩日最热闹,陈知年肯定是要去凑热闹的。
再说,过年的时候,街上摆着、挂着各种各样的对联,超级喜庆。
小时候,陈知年最喜欢在过年时候趁圩,一张张被挂起来的对联迎风招展,街道上满眼的红。那时候,觉得红色是世界上最好看的颜色,红艳艳的街道最漂亮。
吃过中午饭后,陈知年和小叔小婶还有村里的人一起趁圩去。有人开摩托,有人骑单车,有人走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