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理念冲突

作品:荒原红城|作者:荒原骆驼|分类:其他|更新:2020-12-06 18:02:24|字数:4408字

古老师听我大概说了说想法,直接就表示了反对。

“小李,我觉得现在还可以,学校不能搞的太大,很多技工学校和职业学校都倒闭了。你盲目扩张的想法是危险的。”

古老师看起来很认真,我觉得这个时候讨论这个并不合适,八字没一撇呢。

只好给古老师说我暂时没有明确的想法和时间表,只是这么一说,要让大家有信心。

“想一下,我们几个挤在一个办公室里还可以,而且很热闹。但以后大家发展了人多了怎么办,办公室可能还要换,我的意思是说这个。”

我对古老师的反应有点吃惊,她似乎很是反对把培训学校做大。

看完办公室时间差不多就到了中午,我们在着名的纺织厂拌面吃了拉面。

纺织厂拉面的特点是菜分大中小,面随便叫。大份的菜据说大概够七八个人拌着面,小份的可以两三个人拌。

要了一份中份的菜,满满的一小盆菜。看到菜到了我们桌上,面就端了上来。

“没想到中份的这么多。多吃点菜吧。”我说道。

“小李,我们能吃多少,不过看好你,你多吃点。”古老师和白会计先拨菜拌起了面,那中份菜勉强用去了一个尖。

这个地方吃拉面是喀什比较特别的一个地方了,他们只提供拉面和烤肉,拉面只有这一种形式。

“就算我们来二十个人你要个中份的也给你二十个白皮面,其实这菜如果每个人少拌一些,二十个人可能还真够了。”白会计笑着对我说。

“我看六十的是中份,比较外面十元拉面来六个,没这么多菜啊!”我感慨道,一边打消了加面的想法,还是多吃点菜吧。

“那是当然了,这个地方的拉面之所以有名,就是因为这个吃法,能吃的人占便宜,胃口不大的人也不吃亏。缺点是一两个人吃有点没意思,小份菜两个人吃不完。”白会计说道。

其实我是喜欢吃菜的,中份的菜量差不多相当于我家里炒两三盘菜。喀什这个时候拉面的菜是辣椒、番茄和羊肉。

有点勉强,最终我吃完了这份菜。

“小李,吃不完就别吃了,剩下就好了。或者打包你晚上吃。”古老师看我这么能吃有点担心撑着我。

“没事,古老师,我听说在民族饭馆剩饭不好,会被人背后骂浪费粮食的。”我说道。

“浪费总比撑坏了好。身体可是你自己的。”古老师说。

可是这话说的晚了点,我已经吃完了剩下的菜,不过面只吃了一份。

确实有点撑,但还不至于走不动路。只有半天,古老师也不打算去乡里了。白会计还有别的事,自己坐公交车走了。

“古老师,您好不容易逃半天课,要不然我请您去喝下午茶!”我说道。

“好呀,去哪里?”

“先把你的车停回去,坐我的车,我想想,一阳咖啡怎么样?”

“不喜欢!换个地方。”

“黄金樽、其尼瓦克有下午茶,百年茶馆或我的小酒馆有没有能看上的?”我问。

“先去百年茶馆吧,我好像没有去过,听说过,去看看吧。”

古老师挺有意思,她一个人基本不逛街,所以虽然在喀什的时间比我长,但没我熟悉喀什。

“古老师,您对县里乡里比我熟悉,那么多乡和村,您都能记住,我还要把要做的事记下来。”

一个尴尬的情况是,我经常记不住乡镇的名字,要记在手机上或写下来。比如明天要去三个乡去处理事情,今天我就要在手机上看看那个近那个远,然后再根据先后次序记下来。明天要跑的时候才不会忘记名字,有些拗口的名字总是记不住或在嘴边就说不出。

为此还闹过点小笑话,比如我会说我们买过油条的那个乡,或者说有次去有人跳舞的那个乡。

古老师就会回忆,然后才明白是什么地方,但只要她说出乡的名字我就马上会想起来。

“这个不能怪你,你应该准备个地图,经常看就记住了。你算好的了,很多外地游客是一点也记不住的。就拿疏勒县来说,十二个乡,三个镇,还有林场、良种场、种畜场、园艺场、蚕种场、水产场、种蜂场这些地方。不是本地人记不住。”古老师说到。

“可是您都能记住。还有疏附县、塔县、麦盖提、岳普湖这些我们去做过培训却去的不多的地方。”这是我最佩服古老师的地方,她记这些地名很厉害。

“小李,我一毕业就在在盐湖化工厂当技术员。后来才去了大学当老师,虽然是专科学校,但那时候当大学老师是比较有面子的。我可能有做老师的天赋,教课的几个班的所有学生名字和样子基本上都能记住。最多的时候几个年级要带好几个班的课。三百多人,我点一遍名基本上就能记住,上几次课之后就不会记错了。”

这个本事本就是很厉害的一个能力。我到现在还记不住米热的全名,只能菇丽米热或者米热米热的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荒原红城》,方便以后阅读荒原红城第732章 理念冲突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荒原红城第732章 理念冲突并对荒原红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