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黑暗最为深沉,成济却毫无睡意。
他在中军帐中来回踱步,案几上摊着一卷空白的帛书,旁边砚台中的墨汁尚未干涸。
是时候了。
成济提起笔,凭借着穿越前对这段历史的深入研究,开始书写一个个名字。
这些名字,在史书中多是司马氏篡魏的核心推手,是司马昭集团的中坚力量。
钟会、贾充(已死)、王沈、王业、荀勖、何曾、裴秀、石苞...
每写下一个名字,他的笔触就更加坚定。
这些人或许才华横溢,或许位高权重,但他们的存在对曹魏皇室是致命的威胁。
在原本的历史中,正是这些人助司马氏完成了篡位大业。
写完名单,成济立即求见皇帝。
皇宫中的曹髦也是一夜未眠,当他看到成济呈上的名单时,脸色顿时变得苍白。
“这么多?”曹髦的声音有些发颤。
“王沈、裴秀...这些都是朝中重臣,有些还是朕的老师...”
成济单膝跪地,语气坚定:“陛下,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这些人都是司马昭的死党,多年来助纣为虐,祸乱朝纲。若不趁现在清除,一旦各地司马氏族人起兵反扑,他们必为内应,届时内外夹攻,后果不堪设想!”
他指着名单上的名字,一一分析:
“王沈、王业是司马昭的耳目,朝中大小事务无不向他们汇报;”
“荀勖掌管财政,司马昭的所有军需用度都由他调配;”
“何曾掌控吏部,司马氏党羽多由他提拔;”
“裴秀虽年轻,但深得司马昭信任,参与机要...”
曹髦听着成济的分析,心中震惊不已。
这些人表面上对皇室恭敬有加,没想到暗地里都是司马昭的心腹。
“可是...”曹髦仍有犹豫。
“若将这些人都清除,朝堂岂不空虚?政务如何运转?”
成济早已想好对策:“陛下不必担忧。这些人虽是重臣,但并非不可替代。朝中还有不少有才之士,或因不肯依附司马氏而遭排挤,或处于闲职。陛下可提拔这些人,必能很快填补空缺。”
他继续道:“况且,我们并非要杀光所有人。名单上的分为三等:第一等是核心死党,必须立即清除;第二等是重要党羽,可暂时软禁;第三等是依附者,可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
曹髦沉思良久,终于下定决心。
他提起朱笔,在名单上批了一个“可”字,手微微颤抖。
“就依将军之计。但...”曹髦补充道。
“尽量少造杀孽。若非必要,可留他们性命。”
成济领旨:“陛下仁德。臣会酌情处理。”
拿到皇帝手谕,成济立即行动。他兵分多路,同时出击:
一队精锐直扑王府,将尚在睡梦中的王沈、王业擒获;
一队包围荀府,将试图反抗的荀勖及其家兵制服;
一队控制何曾府邸,将其全家软禁;
一队突袭裴秀住所,将这位年轻谋士抓获...
整个行动迅雷不及掩耳,许多司马昭党羽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成为阶下囚。
城中百姓清晨醒来,发现街道上军队巡逻更加严密,一些高门大院被士兵包围,才隐约感觉到朝局发生了巨变。
成济坐镇中军,随时接收各路人马的汇报。
大多数行动都很顺利,毕竟司马昭已死,群龙无首,这些文官面对精锐士兵几乎没有反抗能力。
但也有意外发生,当一队士兵前往抓捕石苞时,这位武将出身的大臣竟率家兵抵抗,双方发生激烈冲突。
“将军,石苞府邸久攻不下,已有十余名弟兄伤亡!”传令兵急报。
成济眼神一冷:“调弓箭手和撞车,半刻钟内必须攻下。若有抵抗,格杀勿论!”
他亲自赶往现场督战,到达时,石苞府邸已是火光冲天,喊杀声不绝于耳。
“石苞!”成济高声喊道。
“司马昭已死,陛下亲政!你若现在投降,或可留你一命;若再负隅顽抗,满门抄斩!”
府内沉默片刻,随即传来石苞的怒骂:“成济你这背主之奴!我宁可战死,也不降你这反复小人!”
成济不再多言,挥手下令:“放箭!强攻!”
箭如雨下,撞车猛击府门。
不久,府门被破,士兵蜂拥而入。经过一番血战,终于将石苞及其负隅顽抗的家兵全部制服。
石苞被押到成济面前,浑身是血,却仍怒目而视:“成济!你今日叛司马公,来日必不得好死!”
成济冷冷道:“我成济生是大魏臣,死是大魏鬼,问心无愧。倒是你,助纣为虐,祸乱朝纲,还有何面目在此叫嚣?”
他下令:“将石苞押入天牢,等候陛下发落。其家兵凡抵抗者,就地处决!”
时至正午,清洗行动基本结束。
名单上的核心党羽大多被擒,少数反抗者被当场格杀。朝中司马昭的势力被连根拔起。
成济回到皇宫复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