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铜山关位于确山县境内,是扼守汝宁府南面的重要关隘,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这铜山关是绕不过去了。
陈云翼指着地图,眉头紧锁。
南北都是悬崖,若要绕行,至少要耽搁两三日。
沈竹影凝视着地图上的关隘位置,沉吟道:
既然绕不过,那就正面过去,这个关卡清军人数不多,只有二十多人,这事交给我。
他整理了一下衣领。
深秋天气寒冷,我们把缨盔戴严实些,衣领拉高,应该能遮挡住发式。
当夜,沈竹影精心挑选了二十名豹枭营精锐,全部换上之前缴获的清军棉甲。
这些棉甲厚实,正好可以将领子高高竖起,再配上缨盔,确实能很好地遮掩住发髻。
记住,
沈竹影仔细检查每个人的装束。
行动要快。若乔装失败,就按第二套方案强攻。绝不能放走一个人报信。
当天晚上,这支清军巡哨队就大摇大摆的走向铜山关。
深秋的寒风中,他们都把衣领竖得高高的,缨盔也刻意压低了少许。
站住!哪部分的?
关墙上的哨兵打着火把,厉声喝问。
沈竹影用熟练的河南话回道:
汝宁守军巡哨!奉令追查前日袭击哨所的土匪。
这时,守关的把总闻声走上关墙,眯着眼睛打量他们:
口令?
沈竹影心中一惊,面上却不露声色:
把总大人,我们是新调来的,还没拿到今日的口令。
他故意晃了晃腰间缴获的令牌。
但这令牌做不得假,还请把总亲自验看。有紧急军情禀报!
把总冷笑一声,手已经按在刀柄上:
新调来的?我怎么没接到文书?把令牌递上来看看。
沈竹影心中暗喜,这正是他想要的机会。
他高举令牌:
还请把总下大人关亲验,另外还有紧急军情,此事关系重大,不便在众人面前明说。
把总犹豫片刻,对左右吩咐:
看好他们。
随即带着两个亲兵走下关墙。
就在关门开启一条缝隙的刹那,沈竹影悄悄对身后的手下使了个眼色。
把总迈出关门,沈竹影立即上前一步,佯装递上令牌,却在交接的瞬间突然发难。
袖中短刀已经抵在把总腰间,另一只手紧紧扣住他的手腕。
别出声,
沈竹影在他耳边低语。
做一个多余的动作,你马上小命不保。
把总脸色骤变,正要挣扎,却感觉到腰间短刀又进了一分。
两个亲兵见状刚要动作,就被豹枭营士兵迅速制住。
让你的人开门。
沈竹影的声音冷得像冰。
照常放我们进去。若有人看出破绽,第一个死的就是你。
把总咬紧牙关,额头上渗出冷汗。
他勉强对关墙上的守军喊道:
令牌...没问题,放他们进来!是自己人!
就在厚重的木门缓缓打开时,沈竹影紧紧贴着把总,用身体遮挡住手中的短刀。
待豹枭营士兵全部进入关内,他立即低声道:
让你的人都到下面集合,就说要布置追剿土匪的任务。
把总只得照办。
待守军都聚集到院中,豹枭营士兵突然发难。
一组直扑烽火台,将准备好的湿棉被盖在柴堆上;
一组控制箭楼,迅速制伏了楼上的弓箭手;
另一组则将聚集在院中的守军团团围住。
整个过程干净利落,不过一炷香的时间,铜山关就已完全落入明军掌控。
沈竹影立即命人在关墙上打出安全信号。
陈云翼见到信号,立即率领飞虎军主力快速通过关口。
夺取铜山关不仅为大军扫清了前进的障碍,更获得了关内储存的部分粮草。
-
十一月十四日
汝宁府东南十里外丛林
大军一路有惊无险的悄然潜行,终于接近了此行的最终目标——汝宁府。
要实现这五千多人规模的潜行,靠的绝非运气,而是严密的组织和铁血的纪律。
他们以百人为单位,化整为零。
散布在数个预先由豹枭营侦察好的、彼此相邻却又相对独立的山坳、密林之中。
这些营地皆背靠陡坡,前有林木遮蔽,且临近溪流。
既方便取水,又能借水声掩盖些许人马动静。
林间不见帐篷营寨。
所有人员、马匹,皆利用天然地形和就地取材的枝叶进行伪装。
陈云翼与沈竹影并肩立于林间高处,遥望着远处巍峨的城郭。
三丈高的城墙在夕阳下投下长长的阴影,宽阔的护城河在城下泛着冷光。
陈云翼声音低沉。
我们只有五千人,恐怕这个汝宁府早已是清军的粮草辎重重地,城里敌人必定不少,强攻肯定不行。
那就智取。
沈竹影目光扫过众人。
都说说想法。
一个脸上带疤的老兵先开口:
不如伪装成运粮队?咱们缴获的那些清军号衣和令牌正好派上用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