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回到十一月十九日,清晨
亲卫军统领陈义武率领两千精锐,押解着索尼,穆理玛等千余名俘虏。
正沿着一条隐秘的小路快速南撤。
这条路他们几天前北上时已经走过一次。
此刻是回程,所以因为熟悉道路,显得驾轻就熟。
统领,前方十五里就是前几日歇脚的那个荒村。
斥候队长熟悉地回报。
按现在的速度,午时前就能抵达。
陈义武微微颔首。
这条路线是他们精心挑选的,既避开了清军的主要哨卡,又保证了行军速度。
队伍虽然庞大,但行进得颇有章法。
前锋开路,中军押俘,后队扫尾,探马四处散开,各司其职。
日上三竿时,那座熟悉的废弃村落果然出现在眼前。
这里是之前赵天霞执行坚壁清野时遗弃的村庄。
断壁残垣间荒草萋萋,此刻却成了他们的歇脚处。
按原定方位驻扎。
陈义武下令:
各队看守好俘虏,生火造饭,原地休息,二个时辰后继续赶路。
将士们熟练地分散到各处的破败院落中。
有人立即开始生火做饭,有人则在外围设下岗哨。
被俘的穆理玛和索尼被单独安置在一间还算完整的土房内,由四名亲兵严密看守。
陈统领果然谨慎。
部下巡视一圈后回报。
这个村子位置隐蔽,四面都有视野,确实是理想的歇脚处。
陈义武站在村头的一处高地上,远眺着来路:
我们虽然熟悉路线,但带着这么多重要俘虏,丝毫不能大意。传令下去,让斥候再往外放出五里。
就在这时,一骑快马从村外疾驰而来。
马上的探马勒缰禀报:
统领,东北方向十五里外发现小股清军游骑,看样子是在搜寻什么。
陈义武神色一凛,却并不慌乱:
果然来了。传令,提前二刻钟开拔,改走西边那条岔路。
土房内,穆理玛一直很狂躁,他听到了动静,于是冷笑道:
现在改道还来得及吗?你们这么多人,肯定会被发现。放了我,我可以保你们性命。
与穆理玛不同,索尼始终端坐在角落的草堆上,闭目养神。
此时他缓缓睁开眼,语气平静却带着几分威严:
穆理玛,稍安勿躁。
他转向门口,声音沉稳:
陈将军用兵谨慎,既然敢走这条路,必然早有准备。
陈义武不知何时已站在门外,闻言微微一笑:
索大人果然慧眼。
他特意走进房内,对索尼拱手道:
不过索大人说得不错,我们确实早有准备。西边那条岔路直通密林,林中有我们事先布置的藏身之处。
索尼微微颔首,目光扫过门外严阵以待的明军士兵:
观贵部行军布阵,章法严谨,想必邓将军麾下都是这般精锐?
这时,门外传来整齐的脚步声,一队明军士兵正在迅速集结。
陈义武看了眼外面的动静,对索尼道:
索大人过奖了。不过现在,恐怕要请二位立即动身了。
索尼缓缓起身,整理了一下袍袖。
-
穆臣率领主力骑兵快马加鞭赶回邓州时,已经是十九日上午了。
他顾不上休息,立即派人在邓州城周围的道路仔细勘查。
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俯身察看地面。
手指轻轻拂过被刻意扫乱的痕迹。
统领,这里有两道车辙印分开的痕迹。
亲兵指着一条岔路回禀。
穆臣快步上前,蹲下身仔细观察。
只见主道上的痕迹被草草掩盖,而通往西南方向的小路上。
虽然明显被有人刻意处理过,却仍能看出大队人马经过的印记。
混账!
穆臣猛地一拳捶在地上,扬起一片尘土。
我们中计了!那支佯攻南阳的部队,果然是诱饵!
他站起身,脸色铁青:
真正的大鱼,早就带着俘虏从这里分兵南下了!我们居然傻傻地追着那几百疑兵跑了近两天!
亲兵小声提醒:
统领,那现在我们...
穆臣翻身上马,厉声下令。
全军分成三路,沿着所有南下的道路追击!多派探马,仔细查探每一处可疑的痕迹!
他望着南方的方向,咬牙切齿:
他们带着那么多俘虏,走不快。现在追,还来得及!
一时间,邓州城外尘土飞扬,数千清军骑兵分成数路,如一张大网般向南撒去。
探马四出,仔细查看着路边的每一处草丛、每一个脚印。
穆臣亲自率领最精锐的一支骑兵,沿着最可能的主道疾驰。
他双目赤红,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一定要在明军渡过汉水前追上他们!
-
十一月十九日,天色渐暗。
陈义武率领部队抵达李家村时,残阳的余晖刚好洒在这片废弃的村落上。
这里也是他们北上时曾经歇脚的地方,如今返程倒也轻车熟路。
按原定方位驻扎,加强警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