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单纷至分轻重 系统预警定优先级
1986年7月的午后,红星队部的院子里还飘着王家庄石桥验收的喜气,蓝布队服上的“红星基建”红字被晒得格外鲜亮,门口突然传来自行车“叮铃”声——双河村的村主任踩着车赶来,车把上挂着一篮刚摘的李子,一进门就喊:“林同志、陆队长,可算找着你们了!”
林薇赶紧迎上去,刚接过李子,手腕上的基建系统就弹【检测到新基建需求(双河村补水渠),触发“农业基建支线任务”,任务要求:1. 7日内完成200米水渠补漏;2. 预算控制在600元内;3. 确保雨季前通水;奖励:1. 系统积分1200;2. 解锁“防渗膜施工技巧指南”;3. 双河村食材供应人脉】。
“主任您别急,慢慢说,”林薇给村主任倒了水,赵文山已经掏出小本子,按系统提示的“需求记录模板”,准备记要点。村主任皱着眉叹:“俺们村那灌溉渠,裂了好几处,水一放就漏一半,秧苗都快干死了,俺们自己用泥巴糊过,没管几天又漏,听说你们修桥手艺好,想请你们帮忙,预算600块俺们凑齐了!”
李二哥一听,拍胸脯:“放心!补水渠俺们有经验,之前修防渗水渠的手艺还在,保证补完不漏水!”刚说完,院外又传来急促的自行车声,公社文书攥着纸条跑进来,脸色着急:“林薇,不好了!公社村小屋顶漏雨,昨天一场小雨,教室里满地是水,孩子们只能蹲屋檐下上课,校长急得直哭,让你们赶紧去看看!”
林薇心里一紧,系统立刻弹【检测到紧急民生需求(村小屋顶补漏),触发“公益优先级支线任务”,任务要求:1. 3日内完成3间教室补漏;2. 确保雨季前无渗漏;3. 优先保障学生上课;奖励:1. 系统积分1500(高于农业支线);2. 解锁“屋顶补漏快速施工方案”;3. 公社推荐优先级+1(后续项目优先分配);4. 自动调整任务优先级:村小补漏>双河村水渠】。
“补水渠是急事,可孩子上学更要紧!”林薇当机立断,“陆衍,你明天带李二哥、小陈去双河村勘查水渠,定施工方案;我和赵文山、张大爷去村小看屋顶,今天先清理瓦缝、统计损坏瓦片,明天材料到了就开工!”陆衍点头:“行!你那边缺人手,随时让小陈回来支援。”张大爷也拄着拐杖站起来:“村小屋顶多是瓦缝松了,俺去看看,教你们怎么补才结实,不糊弄孩子。”
村主任见状,连忙说:“那俺们双河村就等你们村小忙完,不耽误孩子上学!”林薇笑着说:“谢谢您理解,水渠的事,俺们勘查后先把方案定好,村小一完工,立刻开工,保证不耽误你们浇地。”
第437章 双线施工守规范 系统助力提效率
1986年7月的清晨,天刚蒙蒙亮,红星队就分成两队行动——林薇带着赵文山、张大爷往村小去,陆衍则领李二哥、小陈往双河村赶,自行车队在乡间土路上排成一串,车铃“叮铃”响,格外热闹。
村小校园里,校长正蹲在教室门口捡碎瓦片,见林薇等人来了,赶紧迎上去:“林同志,你们可来了!你看这教室,瓦缝都干裂了,有的瓦片还碎了,一下雨就漏得没法上课。”张大爷爬上梯子,伸手摸了摸瓦片,又用小锤敲了敲瓦缝,系统弹【检测到村小屋顶漏雨原因(瓦缝灰泥干结、瓦片破损),触发“技术传承支线任务”,任务要求:教会2名队员快速补漏技巧(清缝、灌浆、换瓦);奖励:1. 系统积分800;2. 补漏效率buff(施工速度+25%)】。
“都是老问题,不难修!”张大爷从梯子上下来,跟林薇、赵文山说,“先把松动的瓦片掀开,清理瓦缝里的碎泥,再用1:3的水泥沙浆灌缝,碎瓦片换成新的,保证管到明年雨季。”赵文山按系统奖励的“屋顶补漏快速方案”,掏出卷尺量尺寸,很快记在本子上:“3间教室,共45平方米,需要新瓦片20块、水泥5袋、沙子10袋、防水砂浆2袋,我上午就去公社物资站申领,下午就能到。”
林薇则带着队员搭梯子、掀瓦片,小陈刚想硬掰瓦片,张大爷赶紧拦着:“慢着!按系统说的,先把瓦缝灰泥敲松,再轻轻掀,不然好瓦片也会碎!”小陈按叮嘱做,果然没碰碎一块,系统弹【检测到队员掌握补漏技巧,技术传承支线任务进度50%,奖励“瓦缝清理专用小刷子”(提升清缝效率)】。
另一边,双河村的水渠旁,陆衍正带着李二哥、小陈沿渠勘查——陆衍用卷尺量裂缝宽度,小陈按系统提示的“需求记录模板”,一笔一划记:“渠底裂缝3处,最长1米、最宽5厘米;渠岸裂缝5处,最长0.8米、最宽3厘米,均有渗水痕迹。”李二哥用铁锹挖了挖渠底泥土,皱着眉说:“这泥土偏沙质,用泥巴糊肯定不顶用,得先把裂缝挖宽挖深,清理干净,铺一层防渗膜,再用砂浆抹平,这样才不漏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