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立刻弹【检测到双河村水渠施工方案雏形,触发“方案优化支线任务”,任务要求:核算材料用量及预算,确保不超600元;奖励:1. 系统积分600;2. 材料用量核算工具(误差≤5%);3. 防渗膜铺设定位技巧(避免褶皱)】。小陈按系统工具核算:“防渗膜200米(1块/米)、水泥10袋(15块/袋)、沙子20袋(4块/袋)、红砖500块(0.2块/块),总共530块,剩下70块留着买工具损耗,刚好够!”陆衍点头:“就按这方案来,你下午跟李二哥去物资站领材料,我跟村主任说,让他安排10个壮劳力帮忙搬材料。”
中午,刘婶带着新帮手小芳,推着食盒分别去两个工地送午饭——给村小送的是大米饭、炒青菜和鸡蛋汤,给水渠那边送的是杂粮饭、炖冬瓜和咸菜,食盒上还贴了“村小”“双河村”的标签,按系统奖励的“后勤配送模板”分好,不弄错。“大伙歇会儿吃饭,”刘婶给张大爷递了碗鸡蛋汤,“小芳第一次跟我出来,要是送慢了,你们别介意。”小芳赶紧说:“张大爷,您慢点吃,下午我再给你们送凉茶。”
张大爷喝着汤,笑着说:“小姑娘勤快,跟着刘婶好好学,后勤也是基建队的大事,不糊弄。”系统这时弹【检测到刘婶带教新后勤人员,触发“后勤传承支线任务”,任务要求:教会小芳食材采购登记、工具管理基础流程;奖励:1. 系统积分400;2. 后勤台账模板(可规范登记);3. 邻村蔬菜采购优惠(降低后勤成本)】。
村小补漏终完工 水渠备料待开工
1986年7月的清晨,村小最后一间教室的屋顶补漏进入收尾阶段——小陈踩着梯子,把最后一块新瓦片铺好,用砂浆灌缝,张大爷站在下面抬着头指挥:“再往左挪1厘米,跟旁边瓦片对齐,别留缝!”小陈调整好,用抹子把砂浆抹平,跳下梯子,系统弹【检测到村小屋顶补漏完工,触发“公益支线任务验收”,验收标准:瓦片平整、瓦缝无空鼓、无渗漏隐患;当前结果:达标!奖励已发放:系统积分1500、公社推荐优先级+1、“屋顶补漏验收报告模板”】。
张大爷爬上梯子,用小锤逐块敲瓦片,声音清脆,没一丝空鼓,又摸了摸瓦缝砂浆,凝固得结实,才爬下来对校长说:“放心吧!以后下雨,屋顶再不会漏了,要是明年雨季前有松动,你们喊俺们,俺们来免费检查。”
校长立刻让孩子们搬课桌回教室,孩子们欢呼着跑进教室,摸了摸干燥的地面,围着林薇说:“林阿姨,谢谢你们!以后不用蹲屋檐下上课啦!”校长还特意写了封感谢信,递到林薇手里,信纸是泛黄的作业本纸,字迹却格外工整:“感谢红星基建队,3日内修复屋顶,保障学生上课,为民办实事!”林薇刚接过感谢信,系统弹【检测到公益项目口碑反馈(校长感谢信),触发“口碑升级支线任务”,任务完成!奖励:1. 系统积分500;2. 解锁“校园基建需求库”(后续学校活自动推送)】。
从村小回来,林薇没歇着,立刻去队部跟陆衍对接水渠的事——陆衍已经把施工方案和材料清单整理好,李二哥正带着队员去公社物资站领材料,小芳则按刘婶教的,用系统奖励的“后勤台账模板”,登记领回来的材料:“水泥10袋,放帆布棚里;沙子20袋,用塑料布盖着;防渗膜200米,卷好放干燥屋。”
“小芳学得真快,才一天就会按模板登记了,”刘婶笑着给林薇递了杯凉茶,“昨天教她食材采购登记,她还特意把‘周一收队员家蔬菜、周三买肉’记在小本子上,不马虎。”小芳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刘婶教得好,系统模板也清楚,俺一看就懂。”系统弹【检测到小芳掌握基础后勤流程,后勤传承支线任务完成!奖励:1. 系统积分400;2. 小芳技能点+1(后续可学食材保鲜技巧);3. 后勤成本-5%(食材损耗减少)】。
赵文山这时抱着一摞纸走进来,是水渠的施工计划和安全措施——施工计划按“清理裂缝→打底砂浆→铺防渗膜→抹平砂浆→养护”分了5天,安全措施则写了“下渠穿防滑鞋、拌砂浆戴手套、设警示线”,还抄了几份,准备贴在队部和水渠工地。“按系统提示,我加了‘养护期间每天洒水一次’和‘禁止村民在渠边玩耍’,”赵文山嘴硬,“不是我想细,是怕出安全事故,影响工期。”林薇笑着说:“做得好!这样大伙施工,心里也有底。”
傍晚,李二哥带着队员把材料领回来,堆得整整齐齐,还按系统提示的“材料分类堆放标准”,在旁边插了标签,写着材料名称和用量。“明天一早,俺们就去双河村开工,”李二哥擦了擦汗,“村主任说,村民们都等着帮忙,保证不耽误工期!”林薇点头:“好!明天开工,大伙按计划来,安全第一,质量第一,争取早点把水渠补好,让乡亲们安心浇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