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作品:三国:一代谋圣陈渡|作者:菲菲尔|分类:历史|更新:2025-11-26 05:00:13|字数:7332字

陈渡给曹操支招,让他亲自接见降兵代表。有些人当场哭成泪人,细数当年在西凉军里受的窝囊气。对于这些大头兵来说,忠诚再简单不过——银钱到位,吃饱喝足,他们就肯卖命。要是再给些脸面,给点盼头,那效死力还不是水到渠成?

这帮粗人憨直却不糊涂,谁真把他们当人看,心里跟明镜似的。这些举手之劳的小恩小惠,效果却出奇地好,说是立竿见影都不为过。可偏偏古往今来,能做到的除了背嵬军、戚家军,掰着指头都数得过来。

光是按时足额发军饷这一条,就能让军队脱胎换骨。可就是这道门槛,难倒了多少名将?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上头层层克扣。曹操就没这烦恼,如今他既是当家做主的,又刚打了几场漂亮仗,缴获堆积如山。没这些真金白银撑着,再好的政策也是空中楼阁。

说到底最难的,是让曹操和曹家夏侯家那群人心甘情愿掏腰包。陈渡仗着在曹操心里无可替代的分量,靠着算无遗策的谋划和接二连三的胜仗积累的威信,才把这套玩转了。

曹操作出决断,全盘采纳陈渡计策。

这一决策带来的冲击远超预期,战果之巨令曹操本人都为之震撼。

北邙山巅,万余曹军将士严阵以待。他们扼守制高点,目光如炬地锁定下方五百步外——

数万衣衫褴褛的苦役被西凉军鞭笞驱赶,正步履蹒跚地向曹军阵地推进。

……

同一时刻,瀍水西畔。

西凉军选择在地势较高的旱地扎营休整,营地与河道保持安全距离。

董卓正与李儒并肩而立,凝望邙山方向。忽然,派出的探马发疯般冲向中军大帐。

主公速退!

斥候声嘶力竭的呐喊穿透暮色。待他奔至近前,破碎的警示终于拼凑完整:

曹军掘堤!

瀍水要决堤了!

董卓方寸大乱之际,李儒已面色惨白。他猛然拽住主公衣袖往西疾走,连声催促:此地大凶!

二人跌跌撞撞逃离时,邙山崖壁传来地动山摇的轰鸣。

曹 ** 兵挖开最后一道土障,蓄势已久的激流瞬间撕裂堤坝。百丈缺口处,怒涛化作银甲天神纵马冲阵,裹挟着摧毁万物的威能奔涌而下。

(瀍水西岸的西凉大营,两万铁骑按董卓军令全副武装待命。

突如其来的闷雷声令全军骚动。

地龙翻身?

河神发怒了!

部分机警者已扑向战马仓皇逃窜,多数士卒仍茫然四顾——他们确信营地高出河床七八丈,定是万无一失。

轰鸣声转眼迫近,似千军万马踏碎山河。

很快, ** 便揭晓了。董卓与全体西凉将士都明白了缘由。

水!是洪水!

惊恐的喊叫声在军中此起彼伏。多数士兵疯狂推挤着同伴,拼命向西逃窜。为加快速度,他们边跑边卸下铠甲丢弃。但仍有许多人被眼前的景象吓得呆若木鸡,双腿如同灌了铅一般无法移动,活像梦魇缠身。

更有部分士兵直接瘫倒在地,面如土色。

瀍河方向,一条黄色巨龙正咆哮着冲下山来。但这并非最可怕的场景——数百步外的山坡上,另一条更为恐怖的黄色洪流正滚滚而下。沿途树木被连根拔起,随着汹涌的水流急速冲向山脚。

水流声在山谷外反而减弱了。不多时,洪水已抵达邙山脚下。数丈高的巨浪顷刻间吞没了半数未及逃离的西凉军,将他们裹挟着冲向南方雒水。那些未及脱去铁甲的士兵,直接沉入了水底。

邙山瀍河堤岸旁,三股洪流正从不同方向倾泻而下。除了原本的河道,曹操还命人向东南、西南各开凿了两里多长的分流渠道。数万劳工目睹这惊心动魄的一幕,不禁后怕不已——若动作稍慢,他们也将葬身洪水。

约有千余名劳工因未能及时越过渠道,被滔天巨浪卷走。目睹此景,郑泰不解地询问身旁的卢植:曹孟德为何不等所有百姓撤过渠道再决堤?这样就能避免这些无辜者遇难了。

凝望着排山倒海的洪水,卢植胸膛剧烈起伏。听到这番言论,他怒斥道:荒谬!若非开挖此渠,你知道这几万人的结局会如何?他们被西凉军驱为前锋,最终只会惨死于两军厮杀之中!你不感激他开挖渠道救下的数万性命,反倒责怪他未能保全所有人?

郑泰被卢植训斥得面红耳赤,刚要争辩。

站在他旁边的杨彪点头附和:子干所言极是,公业不懂兵法,自然看不透其中玄机。

百姓被赶到前面当挡箭牌,后面的西凉军在低处,根本发现不了曹孟德暗中挖好的沟壕。

要是再拖延,等西凉军察觉异常,四散逃出洪水范围就晚了。

到那时,曹孟德的兵马还能像现在这样轻松歼灭西凉军吗?

杨彪目光略偏,望向左侧山峦。

只见万余曹军借着地形俯冲而下, ** 着仅存的六七千名侥幸躲过洪水的西凉败兵。

战场呈现压倒性优势。

孟德真乃当世奇才。卢植情不自禁再次赞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一代谋圣陈渡》,方便以后阅读三国:一代谋圣陈渡第27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一代谋圣陈渡第27章并对三国:一代谋圣陈渡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