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正听得入神,满心期待解答,不料竟被这般搪塞。
好个叶先生,连剧透都拿捏得如此精准,难怪善设悬念。
见问不出究竟,郭嘉只得作罢。
………………
主公!颜良遣三千铁骑直袭我军右翼!
未待亲卫禀报,曹操已洞察战局。
他眸光如电,右手凌空一挥:命李乾率部迎击,务必截住冀州铁骑!
军令既出,令旗翻飞。
李乾得令即刻整军出击。
步骑相交,箭雨漫天。双方将士不断中箭坠马,哀嚎遍野。
杀红眼的冀州军早将颜良叮嘱抛诸脑后,疯狂冲向李乾军阵。铁骑如洪流般撞上曹军盾墙。
连弩齐发!平射勿停!李乾怒吼连连。
曹军弩手扣动机括,密如飞蝗的箭矢瞬间吞噬前排敌骑。后续冀州骑兵躲闪不及,大半仓皇转向两翼逃窜。
唯剩六七百骑退路被封,径直冲向弩阵薄弱处。
轰——
铁骑突入,如惊雷裂地。曹军盾阵崩裂,兵卒四散横飞。
围杀!李乾冷汗涔涔,亲率李氏精锐堵截缺口。这些出自乘氏豪族的私兵门客,正是曹操立足兖州的重要根基。
曹操对李乾、李进、李典、李整等李氏族人礼遇有加。
值得一提的是,李乾的亲兵营始终保持着 ** 性,未经曹操整编,完全由其自主掌控。
面对冀州铁骑的凶猛攻势,李乾率亲卫拼死抵抗,奈何敌骑锐不可当,亲兵队伍伤亡惨重,阵型渐溃。
哧——
随着冀州骑兵的致命冲锋,李乾最终命丧沙场。
为李将军 ** !
杀尽冀州狗!
李乾之死彻底点燃了曹军将士的怒火,不仅其本部人马,其他各部也同仇敌忾,对突入阵中的冀州骑兵展开疯狂围剿。
这支孤军深入的冀州骑队因兵力单薄且缺乏良将指挥,在曹军包围圈中左冲右突终难脱身,最终全军覆没。
混账!谁准你们擅自冲击曹军大阵的?目睹此景的颜良几乎呕血。
转瞬之间,三千精锐铁骑已折损千余——这可是袁绍麾下真正的铁骑精锐,总共不过三千之数。
如今竟与曹操步兵以命换命,折损三成,恐怕战损比还不如对方。
颜良心如刀绞。
颜将军,曹军似有异动!蒋奇突然眯起眼睛,沉声道:敌军全线推进,显要与我军决战!不知何故竟如此亢奋......
许是见我骑兵受损,欲乘势进攻。我军连败两阵,士气低迷,此时决战恐非良策,当速撤退!
颜良本欲借此机会与曹操一决胜负,但连败之下军心涣散。见素来持重的蒋奇主张撤退,他目光闪烁片刻,终于咬牙下令:
全军撤回大营!
主公,冀州军虽败退却阵型不乱。戏志才进言道:敌营必有善战之将,此刻不宜穷追,更忌意气用事强攻!
先前闻听李乾战死,曹操震怒之下全军压上,这才击溃颜良逼退五万冀州军。经戏志才提醒,曹操顿时恢复冷静。
鸣金收兵!下达命令后,曹操揉着太阳穴叹道:李乾自兖州便追随于我,李氏一门厚待曹某,如今该当如何?
无论是李典还是李进,都是帐下重将,必须有所交代。
戏志才献策道:当务之急先提拔李整,令其统率其父旧部。破颜良之计容后再议。
以下为
眼下不宜调动李乾旧部,免得让李家将士心寒!
戏志才虽有意收编李乾的部队进行整训。
但李乾新丧,行事须掌握分寸。
更需对其部属善加安抚。
尤其李进、李典两位侄儿才能出众。
得不偿失之举不可取。
曹操深谙此理,当即下令:速寻李乾尸身,务必妥善净身,运回平原选用上等棺木。待战事告捷,我亲自护送灵柩返回兖州!
同时命李整承袭父职,收拢残部,军中若有人妄议是非,立斩不赦!
..........
颜良清点败兵回营,看到战损数字顿时面色铁青!
可恨!今日竟让曹操小胜一阵,折损五千兵马!
怒骂过后,颜良问道:义渠,如今该如何攻破曹军?
武斗不敌,战阵难胜。
颜良越想越恼,明明己方兵力多出两万。
蒋奇思忖道:欲破曹军,必须增调大军!
以现有兵力恐难取胜。
建议立即奏请主公增援。
同时先攻高唐、安德二城,诱曹军出兵救援,中途设伏方能建功!
这招引蛇出洞之计。
颜良听罢眼中精光闪现。
妙计!就依义渠之策,我这就给主公修书!
另派人查探平原东部军情,若太史慈部东调,就先灭这万余人马!
正面强攻不成,只能另寻战机。
计议已定,颜良立即着手安排。
..........
平原城中。
追击时军师说有破敌良策,不知计将安出?
安顿完李乾后事,曹操立即召戏志才问计。
戏志才禀报:日前收到公达密信,称渤海冀州军正南下进犯平原东部,意图诱出安德守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