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之后,张羽唤来一名飞奴兵,吩咐他立刻将自己的口信传递给赵云和李通二人。
张羽对飞奴兵说道:“你速去告知赵云将军,让他继续坚守在靠近冀州的太行山部分主路口,加强封锁力度,绝不能让敌军有可乘之机。援军抵达此地尚需两月有余,期间务必保持高度警惕,耐心等待援军到来。”
接着,张羽转向另一名飞奴兵,叮嘱道:“你去告诉李通安抚使,让他继续安抚和游说当地百姓,稳定民心。同时,要注意合理安排粮草发放,务必节省使用,确保能够支撑三个月之久。”
两名飞奴兵领命而去,如飞鸟般疾驰而去,将张羽的命令迅速传达给赵云和李通。
张羽让施玉露先去忙自己的事情吧,在侯府可以自由出入,不需要向他请示。
施玉露回“诺”。
随后张羽和美姬来到中厅后问“扬州如何了?我虽没去成扬州,但扬州也早晚要到我手上。”
美姬回“斥候营细作部扬州分部已经设立一年有余,我们投入非常之大,因为扬州地域辽阔,但现在也已经有很大成效,在扬州的士族之中已经有我们的人,
随后跟入的还有斥候营刺奸部、行动部、信息部、刺杀部,
在扬州的吴郡、会稽郡、丹阳郡、庐江郡等地,飞奴营的士兵也都早已进场。”
美姬喝了一口水继续说“吴郡(今江苏苏州、浙江北部一带)四大士族:顾、陆、朱、张也都有我们的人”。
张羽说“陆家给我派多一点的人,他们的后代可是我未来的基石”。
美姬回“诺,会稽郡(今浙江绍兴、宁波一带)虞氏、贺氏、魏氏,丹阳郡(今安徽宣城、江苏南京一带)陶氏、周氏,庐江郡(今安徽西南部)周氏、陈氏,广陵郡(今江苏扬州)张氏等也都安排好了。”
张羽满意地点点头。
公元185年11月(东汉中平二年),凉州的十一月已经寒风刺骨。夜幕降临后,旷野上除了巡逻士兵的火把外,几乎看不到任何光亮。
韩遂与边章的叛军驻扎在榆中县以西三十里的一片开阔地带,连绵的营帐在黑暗中如同沉睡的巨兽。
韩遂站在自己的大帐外,望着漆黑的夜空,眉头紧锁。这位叛军首领有着典型的西凉人特征——高鼻深目,皮肤黝黑,常他裹紧了身上的毛皮大氅,呼出的白气在寒冷的空气中迅速消散。
边将军,今夜哨探可有回报?韩遂头也不回地问道。
边章从阴影中走出,他比韩遂年轻几岁,但左脸颊上的一道刀疤让他看起来更加凶悍。斥候回报,董卓的部队仍在五十里外,按他们的行军速度,最快也要两日后才能到达。
韩遂点点头,目光依旧停留在夜空中:不知为何,今夜我心神不宁,总觉得有事要发生。
边章正要回答,突然,天空亮如白昼。
一颗巨大的流星划破夜空,其形如火,光芒之盛竟使地面上的影子都变得清晰可见。那流星长达十余丈,拖着长长的尾焰,自东向西横贯天际,最终消失在叛军营地上方的夜空。
天啊!边章惊呼出声,不由自主地后退了一步。
整个军营瞬间骚动起来。士兵们纷纷跑出帐篷,惊恐地望着天空。更令人不安的是,营中的驴马开始嘶鸣不已,声音中充满恐惧,几匹战马甚至挣脱了缰绳,在营地内狂奔。
韩遂的脸色变得煞白。在西凉人的传统中,流星是战争的预兆,而如此巨大的流星照亮军营,更是大凶之兆。他强自镇定,高声喝道:都安静!不过是天象变化,有何可惧!
然而,恐慌已经在士兵中蔓延。一个老兵跪倒在地,不住叩首:天神发怒了!我们不该反叛朝廷!这是惩罚!他的声音颤抖,眼中充满恐惧。
边章拔出佩剑,厉声道:扰乱军心者,斩!但连他自己的手也在微微发抖。
流星的光芒虽然已经消失,但军营中的混乱却愈演愈烈。韩遂知道,若不及时控制,恐怕不用敌人进攻,自己的军队就会因恐慌而溃散。
传令下去,韩遂沉声命令,全军戒备,加强巡逻,但有妖言惑众者,立斩不赦!他转向边章,边将军,你亲自去安抚前营士兵,我去后营查看。
边章点头领命而去。韩遂大步走向后营,耳边充斥着士兵们的窃窃私语和战马不安的嘶鸣。他的心沉到了谷底——这样的士气,如何迎战即将到来的董卓大军?
同一时刻,五十里外的汉军大营中,董卓正与部下商议军情。这位未来的权臣此时正值壮年,身材魁梧,满脸横肉,一双小眼睛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
突然,营帐外传来一阵骚动。董卓皱眉喝道:何事喧哗?
一名亲兵慌张跑入:将军,天上出现巨大流星,照亮了半边天空!
董卓大步走出营帐,正好看到流星最后的余晖。他眯起眼睛,若有所思。谋士李儒快步走到他身边,低声道:将军,流星自东向西,正是叛军营地方向,此乃天助我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