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杜延年的“雇佣”之策

作品: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作者:不安好心的雪云|分类:历史|更新:2025-11-24 21:11:32|字数:5342字

朝会散去,宣室殿内恢复了往日的肃静。刘据站在巨大的舆图前,手指无意识地划过那些代表驰道、水利工程的朱红标记,眉头依旧紧锁。

人力!人力!如同无形的枷锁,束缚着帝国前进的脚步。方才朝堂上那场关于奴隶制的激烈争论,虽被他以雷霆之势否决,但问题并未解决,反而更加沉重地压在他的心头。

“陛下,”内侍轻步上前,低声禀报,“工部侍郎杜延年殿外求见。”

“杜延年?”刘据微微一怔。杜延年,乃前御史大夫杜周之子。

杜周以酷吏闻名,然其子杜延年却性情宽和,精通律法,尤擅实务,在工部任职期间,督造工程颇有章法。他此时求见,莫非……

“宣!”

杜延年身着青色官袍,步履沉稳地走进殿内,躬身行礼:“臣杜延年,叩见陛下!”

“平身。”刘据转过身,目光落在杜延年身上,“杜卿此时求见,所为何事?”

杜延年站直身体,神情恭敬却不失从容:“臣适才在殿外,闻听朝议人力之困,心有所感。陛下否决掳掠为奴之议,仁德昭昭,臣深为感佩!然人力之缺,确为实情。臣有一策,或可解此困局,特来禀奏陛下!”

“哦?”刘据眼中闪过一丝兴趣,“杜卿有何良策?速速道来!”

杜延年深吸一口气,清晰地说道:“陛下!臣以为,与其行掳掠之暴,不若行招募之利!”

“招募?”刘据眉峰微挑。

“正是!”杜延年语气肯定,“陛下请看,”他走到舆图前,指向帝国边疆广袤的区域,“在我大汉四境之外,羌地、南越、西南夷、乃至西域边缘,散布着无数大小部落。其民或逐水草而居,或刀耕火种,生活困苦,常为生计所迫,或互相攻伐,或袭扰我边。”

“然!此等部落青壮,大多体魄强健,耐劳苦,善攀援跋涉!其力,实为可用之才!”

“臣之策便是——由朝廷或官府出面,公开招募此等部落青壮,参与我境内之驰道、水利、屯田等工程建设!”

刘据目光一凝:“招募?如何招募?彼等蛮夷,岂肯为我所用?”

杜延年胸有成竹:“陛下!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此等部落,最缺者何?非刀兵,乃粮食、盐铁、布帛、乃至铜钱!此皆我大汉富足之物!”

“朝廷可明定章程:”

“按工计酬!”

“凡应募者,无论汉夷,皆按其所出劳力——如挖土方量、砌石工数、完成工期等,给予相应报酬!报酬形式,可灵活多样——或为粟米、麦粉等粮食;或为盐巴、铁器、布匹等生活必需品;或直接支付铜钱!务必使其劳有所得,且所得丰厚,足以养家糊口,甚至略有盈余!”

“官府需负责其劳作期间之安全,提供基本食宿,遇伤病给予基本救治。严禁监工虐待、克扣工酬!”

“工期结束,或本人自愿,可随时结算工钱,返回故土!官府不得阻拦!此乃自愿雇佣,非强迫劳役!”

“可与部落首领协商,由其组织青壮前来应募。官府可给予首领一定管理费或赏赐,使其有利可图,乐于配合。”

杜延年越说越流畅,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陛下!此策之利,在于双赢!”

“于我大汉: 可获大量强健劳力,缓解工程人力之困!且此等劳力,非奴隶,乃自愿受雇,心怀期待,效率更高,管理更易!同时,以粮食、盐铁等支付,可消耗府库存粮,刺激工坊生产,促进流通!更可减少边境部落因饥荒而袭扰之患!”

“于彼部落: 青壮得丰厚报酬,可养家糊口,改善生计!带回的粮食、盐铁、布帛、铜钱,可惠及整个部落!此乃实实在在之利,远胜劫掠所得!久而久之,彼等必视我大汉为谋生之所,而非仇寇之地!边境冲突,自然减少!”

刘据听着杜延年的阐述,眼睛越来越亮!心中仿佛有一道闪电劈开迷雾!

“雇佣制!” 一个清晰的概念在他脑海中炸响!这不正是他前世记忆中,现代社会最普遍的用工方式吗?

自愿、平等、有偿!将劳动力视为商品而非奴隶,通过市场交换实现价值!

杜延年此策,虽无“雇佣制”之名,却深得其精髓!以利相诱,而非以力相逼!化潜在的敌人为合作的伙伴!

这比那掳掠为奴的毒计,不知高明多少倍!这才是真正的“以德服人”、“以利导人”!

“妙!妙!妙!”刘据忍不住连赞三声,脸上露出久违的振奋之色,“杜卿此策,真乃济世良方!化干戈为玉帛,变阻力为助力!深得朕心!”

杜延年见皇帝如此赞赏,心中大定,躬身道:“陛下谬赞!此乃臣愚见,尚需陛下圣裁完善!”

“完善?”刘据眼中精光闪烁,思路已被彻底打开,“此策不仅可行,更可大行其道!杜卿,你为朕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刘据在殿内踱步,语速加快:

“设立专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方便以后阅读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第237章 杜延年的“雇佣”之策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第237章 杜延年的“雇佣”之策并对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