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八月的晨光中,厚重的夏雾像褪色的幕布般缓缓退去,露出城市东郊一片生机盎然的农田。
来自弥林星的杂交作物在试验田里铺展成一片浓翠的波浪——整齐的行列延伸至地平线,宽大的叶片在露水映衬下泛着晶亮的光泽,粗壮的茎秆在风中轻轻摇曳,顶端的青穗饱满得仿佛一触即裂,透出蓬勃的生命力。
这些作物的生长周期极短,从播种到成熟仅需两个月,且在日本本岛湿热多变的气候中依旧保持旺盛的生长势头。
田垄间,带着浓重东北口音的农业部技术员半蹲着身子,靴底踩在湿润的泥土上,手里握着一把刚用酒精消过毒的剪刀,小心翼翼地从秸秆根部剪下几株样本。
麦穗间的露珠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他将样本放进带刻度的透明测量盒里,动作娴熟而细致。
另一侧,带有浓烈关西口音的科研人员正对照数据板核算着参数。
“平均株高比预计高出十五公分,产量比预期多了三成……再过半个月就能收割。”
“呦西!通知中南半岛的同事,就说这回真有好东西送过去。”
“这东西要是能扩种到恒河平原……唉,别提那些烦心事了。”
“说得对。王桑,我家的冰箱还有最后两罐啤酒,下班整一点?”
“必须滴。”
风从田间拂过,带着湿润的泥土气息和淡淡的青涩麦香,像是宣告一个全新的粮食时代正在逼近。
不仅是粮食主作物,距离试验田不远的新型果园中,弥林星引入的耐寒果木也挂满了青黄相间的果实。果实外皮细薄、汁水充盈,糖分含量是本地品种的两倍,而且可在低温仓储中保存数月不变质。
再往南,是试验性的畜牧养殖区——弥林星小型草食兽在改良牧草地上成群觅食,肉质纤维细腻,饲料转化率极高,为未来的高蛋白供应打开了新的渠道。
一阵初秋的风从田间和牧场间拂过,带来湿润的泥土气息与青涩的麦香,还夹着果园中隐隐传来的甜味。田埂上的气象监测桅杆闪着微光,自动记录着土壤湿度、气温、光照强度等数据,并实时传送到农业科研中心的终端。
科研人员面上浮现出一种难得的轻松——这不仅仅是一次成功的跨星际作物试验,更意味着地球与弥林星之间第一次在粮食与资源上实现了互补。
————————————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战俘营——晨光穿过高墙上的铁丝网投下斑驳的阴影,哨塔顶端的防弹玻璃在阳光下闪着一层冷意。营区四周的警戒道上,武装士兵正缓缓巡逻,脚步声与金属器械的轻响交织成一种压抑的节奏。
一辆带着泥点的东协军用越野车驶入大门,越过两道自动升降闸后,稳稳停在营房前的空地。车门一开,两名佩着情报处臂章的军官跨下车,其中一人夹着一份厚重的牛皮纸档案,封面上的红色“机密”字样在晨曦中格外醒目。
他们的脚步直接穿过整齐排列的营房,在一间编号为“B-17”的房前停下。门被打开,一个蓝发青年被卫兵带出——艾伦·玛尔科拉。阳光打在他略显憔悴的脸庞上,灰蓝色的眼睛中有一种长期焦虑后的迟钝光泽。
被带进会客室后,金属椅背的冰凉与桌面微弱的光线让空气显得冷得刺骨。军官坐下,开口的语气干脆而不带情绪:“艾伦·玛尔科拉?你的姐姐,塞琳·玛尔科拉在新星基地。”
艾伦原本低垂的视线猛然抬起,眼中震惊如同一道骤亮的电光。他的喉结微微滚动,似乎想说什么,但短短几分钟的身份确认已经让一切尘埃落定。
手续迅速而高效——艾伦被登记、换装,并被安排进入下一批跨越“彼界之门”的物资运输队。
午后的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照在一辆辆装甲运输车与码放整齐的集装箱上,光影像在无声地标注着一次命运的转折。
弥林星,新星基地外的隔离区边缘。塞琳·马尔科拉站在警戒线内,原本冷漠的面容在看见那道熟悉的身影时,彻底崩解。
“艾伦——”
短短几步,她几乎是冲过去的。东协士兵默默让出道路,目光中透着一种克制的尊重。姐弟紧紧抱在一起,塞琳的手像攀附在悬崖边那样死死抓着弟弟的肩膀,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艾伦则只是紧紧回抱着她,低声、急促而反复地说着:“我还活着……我终于找到你了。”
风从码头方向吹来,带着海水与金属混合的气息,仿佛要将这一幕镌刻在新星基地的每一寸记忆之中。
—————————————
弥林星的黄昏,西南角的火箭发射场在暮色中宛如一片钢铁森林,轮廓被天边最后一抹金红勾勒得冷峻而庄严。
新落成的发射架上,银白色的“新征程一号”运载火箭静静伫立,表面印着东协的金红徽记,金属皮层反射着残阳与工作灯的光辉。
立在发射台上的火箭从这个距离上也显不出它的高大,看上去并没有什么超常之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