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的灯在22:00准时调到昏暗模式,窗外的中庭只剩下巡逻灯带成的几道光带。
塞琳坐在床沿,指尖不自觉地摸着项圈的冷金属边缘。它并不重,却像有一根看不见的链条把她和这个陌生的地方拴在一起。
她闭上眼,耳边仿佛又传来海浪拍击礁石的声响——那是礁港的夜,带着海盐和藻类的气息。父亲总是在码头修补渔网,母亲则会用她最喜欢的铜壶煮海藻茶。那一切在帝国海军的炮火中化为焦黑的废墟。
她睁开眼,灯光在天花板上投出淡淡的阴影,像一层雾幕,隔着过去与现在。
她并不信任这些东协人,也没打算出卖自己——但如果他们真能帮她找到弟弟,也许复仇的机会,就从这里开始。
指挥部的灯此时依旧亮着。梁绍恒站在情报屏幕前,手里捏着一份加密打印件。
“我们交叉比对了帝国战俘的口供。”副官推了推眼镜,“有一个艾伦·玛尔科拉,服役于帝国第17掷矛兵团,三个月前从霜原调往西北战区,之后下落不明,我们的战俘营当时情况紧急,都没有登记姓名,排查比较困难。”
梁绍恒微微点头:“不明,很可能意味着被我们俘虏或者阵亡,但也可能被编入其他部队。”
他合上文件,放进锁柜:“继续追踪,我们要给她一个可以握在手里的答复。”
————————————
清晨,基地的广播伴着汽笛声唤醒了整个营区。
塞琳已经醒了很久,习惯了海军生活的她从不在日出之后赖床。宿舍门外传来轻快的敲门声,紧接着是一个略显干脆的女声:
“塞琳?我是杉崎葵,今天我负责带你去食堂。”
塞琳打开门,看到一位穿着东协陆军作训服的女性,肩上挂着冲锋枪,腰间的战术腰带整理得干净利落。她的目光不带敌意,却也没有松懈。
“走吧,早点去人少。”葵侧身让出路。
食堂位于基地中段的长条形建筑内,推门而入,空气中弥漫着米饭与咖啡的混合香气。墙上的屏幕在播放早间简报,士兵们三三两两地用餐、交谈。
葵给她打了一份早餐——米饭、煎蛋、青菜和一碗海带汤。塞琳坐下时,感觉周围有几道目光停留在她颈间的项圈上,但很快又移开。
她只是低头吃饭,不言不语,动作安静得像一片影子。
饭后,葵将她送回宿舍。塞琳没有休息,而是把房间的书桌整理好,取出梁绍恒给她的空白纸本与笔。
她在第一页写下大字标题——《帝国与塔拉西亚社会历史概要》。
笔尖落下,先是帝国的封建等级、主要领地和军事制度,然后是塔拉西亚的联邦结构、各州的权力分配与海军传统。
阳光透过窗户,斜斜照在纸面上,她的字迹整齐而锐利,每一笔都像是在为一盘巨大的棋局布子。
————————————
几周后,东协联合军事与战略指挥中心。
情报解析室的灯光一如既往地冷白。
厚厚一摞牛皮纸封面的文件被送上来,封面印着“机密”字样与编号:SR-42/塞琳·马尔科拉·供述整理。这是几周前从新星基地送来的成果——她花了二十多天,将自己所知的帝国与塔拉西亚联邦的社会结构、历史脉络、经济体系乃至科技水准,整理成一本足有十几万字的手册。
档案被送入中央扫描仪,转化为高密度数字文件,同时在多屏情报分析台上同步展开。
分析员翻开第一页,就被密密麻麻的手写体与精确的表格吸引——每一章都清晰分为背景、细节与推测三部分,末尾还有塞琳个人的旁注,标明哪些是亲历、哪些是听闻、哪些是逻辑推断。
不到半小时,作战规划部、科技适配组与心理战处的代表都被召来。
墙上的电子地图根据手册描述动态标注了帝国与塔拉西亚的主要港口、边境要塞、贸易航道以及“门”的已知坐标。
塞琳关于帝国粮食贸易路线和联邦海军舰队部署规律的章节,引起了情报官的特别关注。
心理战处的人则注意到,塞琳在描述帝国时的情绪变化最为明显,尤其提及北境矿山与家乡被毁时笔迹出现了轻微抖动——这是她个人复仇动机的直接证据,也意味着她在针对帝国时的情报可信度极高。
————————————
《SR-42/塞琳·马尔科拉情报手册》章节目录
前言
情报来源与可信度评估
信息分类与标记说明
第一部分:帝国情报
帝国历史、中央权力结构与派系划分
贵族派与保皇派的势力分布及经济依赖
帝国军队编制与兵种体系
主要港口与海军设施
边境军政区与防御工事布局
军事工业与资源产区
对外政策与对“门”的立场
帝国国内动乱与民间不满情绪
第二部分:塔拉西亚联邦情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