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作品: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作者:韬仔|分类:历史|更新:2025-11-08 16:11:49|字数:6574字

16

只要将军派人告知袁耀,让他知道城外还有能保他性命之人。

不必动刀兵,袁耀自会乖乖将玉玺奉上!

淳于琼拍案叫绝:听君一席话,豁然开朗!

曹操故意留北门,袁耀得知父亲兵败,定会从此处出逃,这正是夺取玉玺的绝佳时机。

但曹操狡诈,若他半路截胡,我该如何将玉玺送回邺城?

夺取玉玺只是第一步。

平安送回邺城才是关键。

郭嘉饮尽樽中酒,胸有成竹:将军可曾听过韩信明修栈道的典故?

淳于琼颔首:兵书倒背如流。奉孝是想效仿暗度陈仓之计?但具体要如何瞒过曹操耳目?

郭嘉手中的酒樽划出优雅弧线:曹操多疑,麾下谋士如云。

按常理行事必被识破。

要想玉玺平安抵邺,唯有出奇制胜!

淳于琼正色道:奉孝但说无妨,我淳于琼言出必行!

郭嘉将淳于琼引至帐内地图前。

上将军请看!

自寿春至邺城,有两条路线可选。

其一经豫州过兖州,渡黄河抵邺城。然此路尽在曹操掌控,只需一纸文书,上将军便寸步难行。

其二取道徐州,入青州与袁谭公子会合。袁术在徐州劫掠甚重,流民遍地,关卡空虚。若上将军高举袁氏仁政大旗,必能聚拢流民与溃兵。

以流民为屏障,可阻曹军追击。

再遣使联络刘备接应,上将军便可安然返冀。

淳于琼沉吟道:吕布与曹操结盟,必会阻截。此计过于明显,曹操岂会不识?

郭嘉抚掌而笑:正是要让曹操确信上将军必走此路!

如此方能暗度陈仓,将玉玺送回邺城。

淳于琼恍然:奉孝之意,是另派心腹携玉玺走豫州?

郭嘉举杯遥指邺城:世人皆以为玉玺必由重兵护送。若遣一士子从容过关,谁人能料?

淳于琼击节称妙:我在徐州吸引曹军,玉玺却从他眼皮底下过!

忽又蹙眉:军中文吏愚钝,亲信粗鄙,难扮士子。

郭嘉笑而不语,自斟自饮。

淳于琼见状笑道:奉孝仍不信我?

郭嘉反问:上将军何出此言?

淳于琼按住酒坛亲自斟酒:若无我举荐,大将军至多赏赐金银,岂会重用奉孝?

郭嘉任由淳于琼将酒斟满,端起酒樽笑道:将军何必多虑?邺城之中,我只信得过将军一人。若另寻门路,只怕功劳反被他人窃取。

淳于琼朗声大笑,又给自己满上一杯:奉孝尽管放心!跟着我淳于琼,定不会亏待于你!

两人相视而笑,眼中却都藏着几分算计。

......

另一处。

曹仁接到军令,立即率军在袁术必经的当涂设伏。这是他首次真正独当一面。以往虽也领兵,但总有详细战术部署。这次曹操只命他伏击袁术,具体如何行事全凭他自己决断。

左山右林,道路狭窄,草木茂盛,正是埋伏的好地方。曹仁仔细勘察地形,取出平日记录的竹片对照。这模样活像考生带着小抄应试,虽称不上真才实学,至少能保个及格。

派五十斥候,三百里内探查袁术行军速度!曹仁牢记李牧的教诲:算计二字,算在前,计在后。他必须精准掌握袁术抵达时间,才能决定伏兵位置。

当斥候回报袁术行军速度后,曹仁演算一番,不由大喜:天助我也!袁术抵达时正值黄昏,正是最佳伏击时机。他强压兴奋,一边翻看竹片笔记,一边部署兵力,活像个认真备考的学子。

后方大营中,放心不下的曹操除了增派援军,还派出斥候打探曹仁动向。得知曹仁在当涂静候一日才设伏,曹操欣慰笑道:当涂确是伏击良地,但子孝没有贸然行动,而是在等袁术行军情报。看来是在确认此处是否最佳伏击点。

“倘若当涂不宜设伏,便退往其他埋伏地点。”

“子孝如今也懂得谋略了!”

曹操对曹仁寄予厚望,毕竟宗族武将中难得有如此热衷兵法之人。

若能培养成智将,将来独当一面,镇守一方,曹操也不必频繁亲征。

作为当朝司空,他本应以政务为主,而非征战。

然而麾下无人能独当大任,曹操只得亲自领兵。

此次伏击袁术,曹操极为重视。

寿春城高池深,若让袁术退回城中,数月恐难攻下。

唯有将其阻截于城外,先败袁术,再瓦解寿春守军士气,使其自乱,方为上策。

此乃兵法所云“攻心为上”。

一旦袁军军心涣散,内应自生。

袁术既败,守城何益?

虽有忠臣死士,亦不乏欲献城立功者。

若非万不得已,攻城乃下下之策。

徒耗兵力,损兵折将,耗时费力,得不偿失。

若精锐尽失,何以应对刘表、孙策、袁绍、刘备之流?

故能攻心,绝不强攻。

何况寿春城易守难攻!

大道上,袁术率三万精兵疾行。

虽知士卒疲惫,却不得不如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方便以后阅读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第80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第80章并对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