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自幼相识,袁绍打个嗝许攸都能辨出吃了什么。
“主公若伐曹操,许攸愿献良策!”许攸出列先表忠心,话锋一转:“然主公与曹操素来交好,为何突然要讨伐?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请主公示下!”
瞧瞧许攸这话术,比田丰高明多了。
先附和袁绍,赢得信任,再探听虚实,谋定后动。
袁绍怒气果然消减三分,见是许攸询问,语气又缓和五分,更添三分怨怼:“子远啊!你我与曹阿瞒自幼相识,他落魄时还是我举荐他当的东郡太守!”
“他在东郡无立足之地,我又将清河郡的东武阳让给他。他不思报恩也罢,如今迎了天子竟目中无人。”
“先是索要贡品,我不予理会;现在又让刘备任青州刺史,这不是存心与我作对?”
“你说,我该不该讨伐这忘恩负义的曹阿瞒?”
好家伙!
刘备成了青州刺史?
这消息犹如惊雷,在谋士群中炸开。
连沮授也不禁抬头。
在座皆当世俊杰,袁绍能看透的,他们岂会不明白?
田丰此时也意识到自己可能误解了。
但田丰终究是田丰,即便说错话也绝不认错。
“虽有偏差,但大方向没错,主公此时不宜攻曹!”
田丰一贯板着脸,此刻也看不出情绪变化。
只是相较于先前的强硬,内心多少有些发虚,这般想着却未说出口。
许攸略作沉吟,计上心来:“主公,讨伐曹阿瞒虽能泄愤,但因此错失坐拥河北四州的良机啊!”
袁绍愕然:“子远,曹阿瞒都让刘备当青州刺史了,如何反让我坐拥河北四州?”
许攸捻着胡须,踱步轻笑:“可笑那曹阿瞒,虽迎奉天子却不知天时、不晓地利、不通人和,终究徒劳无功!”
许攸侃侃而谈时,审配暗自咬牙。
装模作样扯什么天时地利,净说些没用的废话。
袁绍却听得兴致勃勃:子远,快详细说说!
许攸捋着短须,面露得色:主公乃袁氏嫡传,四世三公的尊贵门第。天下英才,谁不仰慕袁氏威名?
如今麾下谋士如云,田丰、沮授、郭图、逢纪、审配、荀谌、辛评等人皆是当世奇才。武将如颜良、文丑、张合、高览、淳于琼等俱是万人敌。
天下人才十成,主公独得八成!这便是天时!
这番吹捧让袁绍心花怒放。审配却在心底冷笑:好个奸猾之徒!
袁绍抚掌大笑:子远说得极是!那地利又如何?
许攸不慌不忙道:主公坐拥冀州,南依黄河天险,北靠燕山屏障。此等形胜之地,进可攻退可守。
袁绍闻言更喜:当年与孟德论及地利,他便无言以对。无根之萍,岂能成事?
郭图等人暗自咒骂。这哪是分析地利,分明是变着法儿谄媚!
袁绍迫不及待追问:那人和呢?
许攸嗤笑道:曹操妄称唯才是举,殊不知阉宦之后,怎懂真正的人和?
主公礼贤下士,名满天下。百姓归心,异族感德。天时地利人和俱全,曹操拿什么相比?
众谋士听得咬牙切齿,却不得不承认这番马屁拍得着实高明。
郭图、逢纪等人暗自懊恼,未能抢先献计。
许攸谈论天时,将袁绍麾下文武尽数夸赞一番;分析地利,又将袁绍昔日见解奉承一通;谈及人和,更是毫无顾忌,专拣好话说。
他滔滔不绝,所言却与刘备任青州刺史一事关联甚微。
尽管郭图、逢纪等人心中不忿,袁绍却听得心花怒放,早已打消迎奉天子的念头。
“哈哈,子远果然高才!”袁绍朗声笑道,“我袁绍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岂是曹阿瞒可比?”
许攸不容他人插话,继续道:“主公,刘备与曹操素有仇怨,若非曹操,刘备仍是徐州牧,何至于困守北海?”
“曹操虽许刘备青州刺史之位,但刘备并非愚钝之辈,其麾下亦有智谋之士,必能识破曹操的二虎竞食之计——欲令刘备与主公相争,他好坐收渔利!”
“因此,刘备定会设法避免与主公冲突,以拖延时日,稳固青州根基。”
“我料刘备必遣使游说主公,谋求联合抗曹。”
“然青州乃主公战略要地,岂容刘备染指?”
“故攸建议,主公可遣使赴许都,要求曹操表奏主公为大将军,请天子赐予弓箭、符节、斧钺及百名虎贲,令主公总督冀、青、幽、并四州。”
“刘备虽为青州刺史,亦须听命于主公!”
“待主公剿灭公孙瓒,挥师东进,一举击溃刘备,曹操又能奈何?”
“若曹操不从,主公便陈兵官渡,威逼许都!”
“主公得不到的,曹阿瞒也休想得到!”
许攸这番说辞,比之田丰的直谏,高明何止一筹?
同样是劝阻袁绍攻曹,方式却天差地别。
先以奉承之语令袁绍舒心,再徐徐道出对策,更堵死了其他谋士反驳的余地。
言毕,许攸环视众人,目光中尽是挑衅——谁敢反驳?
欲反驳他,先得否定那套天时地利人和的论断,可其中尽是吹捧袁绍之语,除了田丰这等耿直之人,谁会出言反对?
喜欢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