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吕布命张辽带信使在外等候,随后将书信递给陈群:“我尚未开口求亲,曹豹便主动送女上门,看来他在下邳的日子不好过啊!”
陈群细览书信,嘴角微扬。
曹豹此举,恰好印证了他的谋划,心中不由暗喜。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兴奋,踱步沉思。
越是关键时刻,越需谨慎行事!
陈群能算计刘备,刘备麾下谋士同样可能反制吕布。
良久。
陈群停下脚步,献策道:“温侯,曹豹虽主动示好,但为防有诈,不可轻信。”
“我有一计,可令刘备进退两难,拱手让出徐州!”
吕布急切道:“军师快讲!”
陈群轻拂衣袖:“刘备所倚仗者,无非糜竺与陈登。”
“糜竺乃商贾出身,重利轻义,可用财帛动之。”
“下邳陈氏根基在徐州,即便受陶谦打压,陈登父子也未如王朗、赵昱等人远走他乡,足见其眷恋故土。”
“糜竺、陈登效忠刘备,非因忠心,而是刘备能保其家族利益。”
“换言之,这两人既能辅佐刘备,亦可转投温侯!”
吕布眼前一亮:“军师是想劝降二人?”
陈群摇头:“不必劝降,待大势所趋,他们自会归附温侯。”
吕布疑惑:“请军师明示!”
陈群捋须笑道:“既然曹豹有意联姻,温侯不妨明日大张旗鼓,率迎亲队伍前往下邳。”
“只要温侯未公然撕毁盟约,刘备便仍是盟友。”
“温侯纳曹豹之女为妾,刘备非但不能阻拦,还需笑脸相贺。”
“《荀子·议兵》有云:后发制人,先机在握,此乃用兵要诀。”
“刘备若先动手,便是背信弃义;若按兵不动,温侯便可名正言顺收编曹豹、许耽的丹阳兵,更可当面拉拢陈登、糜竺。”
“此计一出,刘备唯有拱手让出徐州!”
吕布击掌大笑:“军师妙计!刘备在徐州立足未稳,既无法驱使曹豹、许耽效忠,也难以令糜竺、陈登死心塌地,已是黔驴技穷!”
陈群暗自舒了一口气。
初次献计便有此成效,实属意外之喜。
曹豹那封密信,更是天赐良机,助他崭露头角!
吕布当即召来曹豹信使,告知明日将赴下邳迎亲。
“文远!”
他想起李牧曾言:“若有疑难,温侯可遣张辽至山阳郡寻我,旁人信不过。”
但此番并非求策,而是欲向李牧炫耀——他吕布,绝不逊于曹操!
“温侯!”张辽甲胄轻便,神色肃然。
吕布兴致高昂:“你去山阳郡走一趟,将我与曹氏联姻之事告知显谋。”
张辽迟疑:“既有陈军师定策,何必再问李牧?”
吕布朗声笑道:“非为问计!我要让显谋知晓,追随我吕布,前程不输曹操!”
张辽恍然——原来主公存了攀比之心。
他踌躇片刻,终是开口:“末将有言,不知当讲否。”
吕布摆手:“但说无妨!你我多年主从,何须拘礼?”
张辽正色道:“温侯是否对李牧过于信任了?”
吕布骤然变色:“何人蛊惑于你?显谋为我谋划霸业,又举荐军师这等大才,岂会害我?”
“休得再提!前番误信陈宫谗言,已失取徐州之机,今日还要重蹈覆辙吗?”
“念在旧情,否则定将你逐出小沛!”
张辽沉默。
陈群连忙劝解:“温侯息怒,张将军赤胆忠心,方才直言进谏。”
吕布神色稍霁:“军师所言极是。我非恼文远,否则也不会令他送信。”
陈群转向张辽:“将军多虑了。李牧身为曹操属官,清除山阳郡威胁乃分内之事。”
“然温侯对山阳郡并无威胁,若主政徐州,反能促成两州和睦。”
“此非关乎信任,实乃大势所趋——温侯与李牧,本可互利共进!”
当前大敌是刘备,在解决刘备之前,李牧就算真有异心,也不会选择此时对温侯不利。
待刘备伏诛后,我自有良策保徐州万无一失。
吕布心悦诚服:文远,军师所言还不够明白吗?
张辽听陈群分析得头头是道,对李牧的疑虑消减了几分:多谢军师指点,辽明白了!
.....
曹豹收到吕布回信,得知明日将来迎亲,喜不自胜。
许耽,吕布应允了,明日便来迎娶小女。
刘备若知吕布将至,必会亲赴城门相迎,届时我们趁机除掉刘备,迎温侯入主下邳!
曹豹欣喜若狂。
对刘备的积怨早已让他失去理智。
许耽较为沉着,提醒道:关羽、张飞皆万人敌,若刺杀刘备得手却被他二人所杀,岂非为吕布作嫁衣?
曹豹细想确有此理。
但错过此番良机,刘备定会加倍提防。
私下勾结吕布已属背叛,若再突袭不成......
刘备岂能轻饶?
曹豹与许耽目光短浅,只觉若明日不除刘备,日后处境将愈发艰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