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渐久,大观园中草木黄落,偶尔凉风吹拂,颇有萧索之感。
但这寂寥感注定不会长久,园中莺莺燕燕可不管你环境如何的,三三两两相会闲谈,巧笑嫣然,便冲淡了落叶带来的伤感。
虽然时候尚早,但不远处仍能看见几点红色,原来已有些许枫叶提前染红了。
秋爽斋名中有个秋字,与如今景色最是相合。
林珂带着翠墨、香菱二人过来时,诸位姊妹尽皆在了,此刻闹得正欢。
见他过来,黛玉便道:“可是过来了,我还当请不起这尊大佛呢!”
林珂知到这几天冷落了黛玉,只有干笑一声,笑道:“三妹妹相邀,你们都来了,我哪儿有不捧场的道理?”
惜春却吃吃笑起来,起哄道:“二姐姐快罚他吃酒!”
迎春听了迟疑一会儿,便倒了杯果酒递给他。
林珂一头雾水,小小抿了一口,奇怪道:“我这才刚来,哪里坏了规矩,就要罚酒了?”
宝钗便解释说:“林......潇湘妃子说起诗社行诗会乃是风雅之事,还像原来那般姊妹叔嫂叫着未免俗气。你来之前,我们早起了别号。”
宝琴接口说:“又定了规矩,凡是诗社中人的,若起社间坏了规矩,还拿原先的称呼,便是要罚酒的。三......你既来了,便也是诗社成员,合当受罚才是。”
这对儿姊妹差一点儿也犯了规矩,还好改口的快。
这时惜春起身过来,推着酒盏让林珂全数饮下,才咧着嘴笑道:“好叫你知道,稻香老农已被我们推作掌坛了,又任命我和菱洲做学究,有监察的职责呢!”
黛玉推了推身旁椅子,林珂便顺势坐下,笑道:“本还想拿不知者无罪搪塞一番,却给你先灌了去,这御史做的不错。”
等香菱也落座,他又问:“既如此,我总要知道你们号什么吧,不然今儿怕是要喝到饱了。”
话虽如此,姊妹里日常行乐,所用的果酒并不醉人。与其称之为酒,倒不如说是果汁。
探春便道:“我原想着起个居士、主人什么的,又觉得落了俗套,便自号’蕉下客‘了。至于别的,想来你也听得出来。”
她便一个个介绍与林珂听,竟与原着一般无二。
待林珂和香菱也取好了别号,黛玉便催促道:“本是一大早便聚在一块儿的,结果某些人来的忒慢,眼看着就要晌午了,还不快些开始?”
也不怪她急切,在场几人里多是半吊子,也就探春和湘云对诗社之事极为上心。
黛玉虽然嘴上说着办不办都无所谓,她也不知诗云云,但其实心里跃跃欲试,这头一回诗社定是要夺魁才行的。
探春闻言却踌躇起来,看向林珂抿了抿嘴唇,却道:“还有一人没来呢。”
一听这话,林珂便有了猜测。怪道探春看向自己时总有些忧虑的样子,原来这一遭还有个贾宝玉?
探春也没办法,自打七夕之时林珂同意放贾宝玉进大观园,贾母便认为小一辈的关系已然和好如初。
又见贾宝玉魂不守舍,显然不甘愿就这么一次的样子,贾母以为林珂并非不会答应。
这几天来贾宝玉也有再进园子里逛过,却都是和贾兰一起的,再不济也要拉上贾环一起犯禁。
虽然林珂不曾过问,但贾宝玉仍担心他是因为事务繁忙没心思管,等手上工作完结后就要找自己兴师问罪,于是去求了贾母。
贾母也觉得宝玉不该被这样对待,她心想我不怕你影响了我家姑娘的清白,任你畅游大观园,你却不许我的宝玉进来玩?岂有这种道理?
因此她找来了探春,让探春找个机会把贾宝玉带到林珂面前,以此试探他什么想法。
可怜探春正兴致勃勃地筹划着诗社之事,却被安排了这么个麻烦差事。
但她到底是贾宝玉亲妹妹,又是被老太太所托,怎好推拒了不干?才选了这一天带贾宝玉过来的。
探春心里下定主意,若是珂哥哥不高兴,自己说什么也得哄他开心才好。
此刻她正紧紧盯着林珂神态,想看看他到底怎么想,却见林珂皱了皱眉。
探春顿时慌乱,果然犯了珂哥哥忌讳不成?
却听林珂道:“宝玉,你来就来嘛,羞答答的做什么,跟个姑娘一样。”
众人闻言都笑起来,连贾宝玉也很是高兴,他最想被当成女儿家对待了。
探春这才舒心,却又想着为何不见珂哥哥有不满的意思,方才他分明蹙眉了的,难不成是猜到了背后原因,这才......
是了,珂哥哥那样精明的人,一定能理解自己的难处,是为了自己才违心表示欢迎的。
探春心里便是一暖,被贾母当作工具人让她很是心酸,如今心中不快尽皆消散,只想着要好好补偿林珂了。
然而这却是探春想多了,林珂打一开始就没有拒绝贾宝玉的意思。
在他看来,之前乞巧节时不是已经答应贾宝玉白日里能进园子了么,怎么还这么遮遮掩掩扭扭捏捏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