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铁门自开:暖光透牢驱寒苦
陈阿牛慢慢站起身,走到铁门边,透过铁窗往外看。院子里空无一人,只有地上散落着几把铁锁,那些铁锁都是牢房铁门上的,此刻都掉落在青石板上,发出“哐当哐当”的声响,像是在欢呼着什么。他还没反应过来,就听到自己所在牢房的铁门发出“吱呀”一声,紧接着,铁门竟然缓缓向内打开了,没有任何人推动,就像是自己打开的一样。
“门……门开了!”赵木匠惊讶地喊道,他也走到铁门边,不敢相信地看着打开的铁门。林氏停止了哭泣,抬起头,看着打开的铁门,眼睛里满是疑惑和期待。老秀才也慢慢走了过来,咳嗽着说道:“这……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朝廷要放我们出去了?”
陈阿牛走出牢房,其他牢房的人也纷纷走了出来,大家都围在院子里,互相看着,小声议论着。有的人说“是不是有什么好事发生了”,有的人说“会不会是我们的家人来救我们了”,还有的人说“别是做梦吧,我还没睡醒呢”。大家的脸上都带着疑惑,却又隐隐透着一丝希望。
就在这时,一缕阳光从牢狱的大门外照射进来,落在院子的青石板上。这缕阳光很温暖,与牢房里的阴暗潮湿截然不同,大家纷纷抬头看向大门外,只见更多的阳光照射进来,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光柱里有无数的尘埃在飞舞,像是无数的小精灵在跳跃。
阳光渐渐洒满整个院子,照亮了黑色的岩石墙壁,照亮了青石板上的青苔,也照亮了百姓们的脸庞。大家感受到阳光的温暖,纷纷伸出手,想要触摸阳光,有的甚至闭上眼睛,享受着这久违的温暖。陈阿牛也伸出手,阳光落在他的手掌上,暖暖的,让他觉得浑身都舒服了不少,之前的寒冷和疲惫,似乎都消散了一些。
阳光不仅照亮了院子,还照进了牢房里。原本阴暗潮湿的牢房,在阳光的照射下,变得明亮起来,墙壁上的青苔也失去了之前的湿滑,变得干燥了一些。牢房里的霉味和臭味也渐渐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淡淡的青草气息,让人闻着很舒服。
突然,有人喊道:“你们快看!刑具!刑具变成丝绸了!”大家纷纷顺着那人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院子角落里原本放着的刑具,此刻正在发生变化。那些刑具都是用来拷打犯人的,有铁链、枷锁、皮鞭,还有烙铁,都是冰冷的铁器,上面还沾着暗红色的血迹,透着一股阴森的气息。
最先变化的是铁链,铁链原本是黑色的,上面布满了锈迹,此刻却慢慢变得柔软,颜色也渐渐变淡,从黑色变成了淡粉色,最后竟然变成了一条柔软的丝绸。紧接着,枷锁和皮鞭也开始变化,枷锁的铁环慢慢展开,变成了丝绸的边角,皮鞭的鞭身也变得柔软,变成了丝绸的布条。最后,连烙铁也变成了丝绸,烙铁的金属部分消失不见,只剩下淡粉色的丝绸,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这些淡粉色的丝绸像是有生命一样,慢慢飘了起来,飞到百姓们的身边,轻轻覆盖在他们的身上。丝绸很柔软,贴在皮肤上很舒服,还带着淡淡的茉莉花香,让百姓们忍不住深吸一口气。陈阿牛身上也覆盖着一条丝绸,他能感受到丝绸的温暖,之前因为寒冷而发抖的身体,此刻也渐渐暖和起来,连肚子里的饥饿感,似乎都减轻了一些。
“这……这真是太神奇了!”林氏抚摸着身上的丝绸,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老秀才也点了点头,说道:“我活了六十多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景象,这一定是上天的恩赐,是朝廷的仁政感动了上天啊!”赵木匠则看着身上的丝绸,笑着说:“有了这条丝绸,我回家的时候,就可以给我媳妇做一件新衣服了。”
百姓们纷纷议论着,脸上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陈阿牛摸了摸身上的丝绸,又看了看打开的牢门,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愿望——他要回家,他要去找他的妻子和儿子。他相信,既然铁门自己打开了,刑具变成了丝绸,那一定是朝廷要放他们出去了,他终于可以见到自己的家人了。
就在这时,牢狱的大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大家纷纷看向大门,只见一群穿着官服的人走了进来,为首的是一个身着紫色官袍的官员,面容严肃,却又透着一丝温和。百姓们纷纷猜测,这一定是大理寺的官员,不知道他是来放他们出去的,还是来抓他们回去的,大家的心里又开始紧张起来。
6. 卿臣致歉:轻徭薄赋安民生
身着紫色官袍的官员,正是大理寺卿王崇文。王崇文今年四十多岁,出身书香门第,年轻时中了进士,从地方官做起,一步步升到了大理寺卿的位置。他为官清廉,一直秉持着“执法公正”的原则,可自从调任大理寺卿后,他却常常感到困惑——因为关押的犯人,大多是因无力缴纳赋税而被抓的百姓,他们并没有犯什么大错,却要在牢里受苦,这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