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与零·蓝漪、老莫以及沃克博士开始了频繁的讨论,核心就是那枚“净化序列”。
沃克博士提供了更多关于其设计原理的信息:它本质上是一个极其强大的“信息编码器和发射器”,能够将特定的“秩序模板”转化为一种强大的信息冲击,覆盖并改写一定区域内“异常信息熵”的混乱结构。但正如索伦所说,它需要合适的“源”来驱动和“定义”那个“秩序模板”。
“也就是说,”刘乐黎总结道,“它就像一支空白的疫苗,需要注入特定的‘抗原’信息,才能针对性地消灭‘病毒’。而我的‘源代码’,就是生产那种‘抗原’的关键。”
“没错。”沃克博士的影像点头,“但我们必须极其谨慎。注入怎样的‘秩序模板’至关重要。模板过于温和,可能无法有效净化;模板过于极端,甚至可能本身成为一种新的‘暴政’,或者引发‘熵’的剧烈反弹。”
零·蓝漪轻声补充:“……‘她’的记忆里……有早期‘净化派’关于‘模板’的许多设想……但都未能完成……”
“……需要……融合……理解……‘熵’……也需要……引导……”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不仅要修复世界,还要思考如何定义修复后的世界。
就在他们沉浸在研究中时,翼带来了外围侦查的新发现。
或许是因为“熔炉”的崩溃和“净化序列”被取走,大地疤痕区域的能量场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红雾似乎变薄了一些,那些“徘徊者”的活动也变得更加无序和迟钝。甚至有一些小型的、似乎是刚刚从污染中诞生的、意识还很懵懂的生物,开始本能地靠近“守望者”秩序场的边缘,它们似乎本能地渴望那种温暖和稳定。
“它们……也许……可以不一样……”零·蓝漪看着侦查画面中那些躲在岩石后、小心翼翼望着蓝光的小生物,轻声说道。
这一点发现,给了刘乐黎新的灵感。
也许,“净化”并非意味着彻底的毁灭和排斥。也许,就像他自身的“源代码”一样,秩序与混乱之间,并非只有你死我活,还存在一种共生的、引导的、甚至是进化的可能?
他将这个想法提出,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沃克博士持保守态度,认为风险太大。老莫则觉得值得尝试。零·蓝漪似乎本能地倾向于这种更温和的方式。
最终,刘乐黎决定进行一次极其小心、小范围的实验。
他选择了一只最弱小的、刚刚诞生的、几乎没有任何攻击性的污染生物。在严密的防护和监控下,他小心翼翼地引导着一丝极其微弱的、蕴含着“引导与共生”意念的秩序能量,接触了那只小生物。
奇迹发生了。
那丝能量并没有摧毁它,而是如同甘露般被它吸收。小生物身上那些混乱的能量波动渐渐变得平和,扭曲的外形虽然没有立刻改变,但其眼中那丝原始的疯狂和痛苦,却逐渐被一种懵懂的、好奇的情绪所取代。
它甚至小心翼翼地,用脑袋蹭了蹭能量屏障。
实验成功了!至少是初步的成功!
这证明,刘乐黎的想法是可行的!“净化序列”或许不仅可以用来毁灭,更能用来……治愈和引导!
希望之火,第一次真正地、明亮地燃烧起来。
然而,他们也清楚,这只针对最弱小新生的个体有效。对于深渊下那庞大的“熵之心核”,以及那些被深度污染的恐怖存在,依然需要更强大的、或许更倾向于“清除”的力量。
前路依旧漫长而艰难。
但他们已经有了方向,有了工具,有了据点,更有了彼此。
刘乐黎站在方尖碑下,望着远处依旧阴沉的天空和翻滚的红雾,手中轻轻握着那枚“净化序列”。
零·蓝漪一直静静站在他身边。
他们的目光坚定而深邃。
他知道,他们的旅程还远未结束。
但这一次,他们不再是茫然逃窜的求生者。
他们是持火之人,即将主动走入永夜,去播撒微光,去面对那最深沉的黑暗。
而他们的故事,必将在这片破碎的世界里,写下新的篇章。
喜欢他和祂的恐怖宇宙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他和祂的恐怖宇宙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