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被粗暴地从现实的锚点连根拔起,抛入一片光怪陆离、失去所有方向和时间感的漩涡。“头雁”最后的嘶吼被扭曲拉长,变成毫无意义的噪音,与黄毛的咒骂、“螺丝帽”的惊呼、还有那恢弘冰冷的“方舟”宣告声搅在一起,疯狂撕扯着他们的感知。
仿佛过去了很久,又仿佛只是一瞬。
砰!
沉重的坠落感袭来,伴随着冰冷的、带着铁锈和尘土味的空气涌入肺部,激得他们剧烈咳嗽起来。
“头雁”猛地睁开眼。
视野先是模糊,随即聚焦。
暗红色的天空,污浊的空气,断裂的高架桥,倾覆的车辆残骸,以及远处那标志性的、半截没入黑色“新物质”的龙鳞大厦基座。
他们……回来了?
回到了那片熟悉的末日荒原?
不。
不对。
“头雁”撑着地面爬起来,目光锐利地扫视四周。环境几乎一模一样,但一种强烈的虚假感和被窥视感如同冰冷的蛛网,粘附在每一寸空气里。远处的景物边缘微微扭曲晃动,像是拙劣的全息投影。天空那暗红色的调子过于均匀,缺乏真实天空的层次和变化。甚至连风吹过脸颊的感觉,都带着一种被精确计算过的、不自然的“模拟”感。
这里不是真正的荒原。
这里是“方舟”模拟出来的实验场!
一个按照他们记忆构建的、用来进行所谓“文明模因筛选与重构”的巨大沙盘!
黄毛和“螺丝帽”也挣扎着爬起来,脸上同样充满了震惊和悚然。
“妈的……那鬼东西……把咱们扔回锅里了?!”黄毛看着周围逼真却虚假的景象,声音发颤。
“是高度拟真的模拟环境……”“螺丝帽”快速检查着自己还能用的仪器,屏幕上的读数混乱不堪,环境参数在不断微调,“物理规则似乎被小幅修改了……更……‘宽松’?或者说,更便于‘观察’?”
就在这时,三人手腕上的白色腕带同时亮起微光,那个冰冷的电子合成音再次直接在他们脑海中响起:
【实验场初始化完成。环境参数校准:末日废土(第七版)。注入变量:Key-07(低剂量缓释模式)。实验组:LY-02,HM-01,LS-M01。实验目标:观测在混沌变量刺激下,高潜力个体的意识适应性、协作性与抗侵蚀能力。生存并非首要目标,数据收集才是。祝你们……表现良好。】
声音消失。
同时,他们感到怀中一沉。
那个之前被管理处收走的防震箱,竟然再次出现在了“头雁”怀里!箱盖紧闭,但透过缝隙,能看到里面那团混沌能量正在缓慢地、有规律地脉动着,散发出比之前更加内敛却也更危险的气息。
Key-07。低剂量缓释模式。
“方舟”没有吞噬或净化这钥匙,而是把它当成了实验催化剂!投入了这个沙盘,投入了他们身边!
“操!它把这玩意儿又还回来了?!”黄毛吓得差点跳起来,离那箱子远了几步。
“不是还……”“头雁”脸色凝重,“是‘投放’。我们现在是笼子里的白鼠,而它是观察者,看着我们怎么和这‘毒药’共处。”
话音未落——
咻!咻咻!
数道凝练的幽蓝色脉冲射线,突然从侧前方一栋半塌的楼房里射出,精准地打在他们脚边的地面上,烧熔出一个个小坑!
攻击!
但不是来自模拟环境本身的危险,而是……其他的“实验品”?
只见那栋楼房的窗口和废墟后,探出几个身影。他们穿着破烂的衣物,眼神却并非幸存者的麻木或疯狂,而是一种极度警惕和冰冷的审视。他们手中的武器是简陋的实弹枪械和改造弓弩,但配合默契,攻击角度刁钻。
是“方舟”投入的其他“实验组”?还是它模拟出来的“敌对势力”?
“找掩护!”“头雁”低吼一声,抱着箱子扑向一辆废弃巴士后面。
黄毛和“螺丝帽”也立刻躲藏起来。
脉冲射线和实弹噼里啪啦打在巴士车身上,火星四溅。
“妈的!一来就开打?!”黄毛骂骂咧咧地给一把捡来的手枪上膛。
“这不就是它想看到的吗?”“头雁”冷静地观察着对方,“观察我们在压力下的反应。”
她试着集中意念,沟通腕带:“停止攻击!我们不是敌人!”
腕带毫无反应。那个冰冷的观察者,显然不会干涉实验过程。
对方的攻击更加猛烈了,甚至有人试图包抄过来。
“螺丝帽”看着仪器上对方散发的微弱能量信号,突然道:“他们……他们好像也被‘标记’了……不是混沌能量,是另一种……更‘秩序’的标记?像是……‘方舟’的某种……对立对照组?”
“方舟”不仅在观察他们,还在人为制造冲突,制造变量!
就在“头雁”思考如何破局时——
她怀中的箱子,突然剧烈震动了一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