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三伯卷宗

作品:鉴宝重生,我只懂鉴宝|作者:魔术鸽的如日中天|分类:都市|更新:2025-11-09 03:46:24|字数:9758字

保险柜厚重的铁门在滑轮生涩的吱嘎声中彻底敞开。白炽灯惨白的光线灌入那幽深的钢铁空间,驱散了陈年尘封的阴影。不是预想中黄金的灼目光焰,也不是宝石的璀璨流虹。眼前所见,唯有层层堆叠、如同沉默碑林般竖立的卷轴。这些卷轴大多以暗青色或素白色的老式棉布包裹,粗看平平无奇,如同旧时药铺随意捆扎的黄芪当归。但在陈云这种前世阅尽千年风华的眼中,那些暗青素白包裹所敛藏的气息,却是足以令整个华夏艺术史为之震颤的巨大能量场!

第一层 · 盛唐的罡风

目光落在最上层最靠外的一卷上。暗青布套有些松散地系着,并未扎紧。陈云小心翼翼地解开那看似寻常的棉布系带。布套滑落,露出内里卷轴古拙的紫檀木轴头,轴头的包浆温润,沉甸甸坠手,时间在其表面沉淀下的光泽并非夺目,却温厚得如同老者掌心。

卷轴徐徐展开,动作极轻、极缓,如同拨开一片沉睡千年的梦境。画心渐渐展露——狰狞!一种扑面而来、几乎冲破纸墨限制的、极端的狰狞!那怒目圆睁、虬髯戟张、阔口仿佛要吞噬一切魑魅魍魉的形象,即便隔着千年时光,依然散发着足以让胆小者魂飞魄散的凶煞之气!

是钟馗!

但这不是后世那种被符号化、甚至被喜庆化的门神形象。

画面上人物并非静止,而是处于一种狂暴动态的巅峰!钟馗身体大幅度扭转,宽袍大袖如同裹挟着地狱罡风般剧烈甩动,仿佛下一秒就要破画而出!他一只巨掌向前虚抓,指尖缠绕着赤红朱砂点染的阴火,另一只手臂却异常诡异地收拢于腹前,虚握成拳。最令人心悸的是那双眼睛——瞳孔并非用寻常墨点,而是以极细密、几乎不可见的精纯矿物青金,点于浓墨之上。当卷轴在不同角度光线下微动时,那双眼睛竟真的像是在转动、在燃烧、在择人而噬!

画卷空白处钤盖着两方极其古拙的压角印鉴,其篆法之奇崛,印泥之沉敛,绝非后世可仿。其一方印文为“道玄”,另一方为“吴氏家藏”。

吴道子!

画圣真迹?!

即便《秘藏心鉴》灵觉此刻已在陈云心头疯狂预警,他依然被这扑面而来的精神冲击震得指间一颤!这不仅仅是技艺的顶峰,更是盛唐那个刚健遒劲、能吞吐寰宇的磅礴时代所独有的灵魂力量!后世传为李公麟摹本的那幅《钟馗捉鬼图》,其气韵与此相比,不啻云泥!

指尖几乎带着虔敬,沿着那被千年来无数高手判定为“无法临摹”的“莼菜条”线条划过——流畅!那墨线看似圆转如意,骨子里却透着刀劈斧凿般的刚硬转折!吴道子独创的“兰叶描”在这里被发挥到极致,衣袂飘举的飞动感,是用笔尖最微妙迅疾的顿挫与提按,在纸面留下如同活物筋脉般涌动的力量轨迹!

呼——

陈云深吸一口气,稳住心绪,小心卷起这幅如同蕴藏着一座怒目法相的《钟馗》。他的动作是标准的“回卷”,由内而外保持张力,避免损伤脆弱的绢素。

目光移向旁边另一卷同样用暗青布包裹的卷轴。触手更为沉重,轴头木料却是极为名贵的阴沉金丝楠。解开系带展开——场面豁然开朗!

是彩!重彩!却不是娇媚的宋院体,而是如同皇权般雍容、堂皇,直冲脑髓的华贵金与赤!

浩荡仪仗,绵延如龙!万国使节,奇装异服!各色贡品,琳琅满目!画面中心点是一座巍峨的唐式殿宇,飞檐斗拱结构清晰可辨,殿前广场人头攒动,以极其严谨的“宾主朝望”透视法铺陈,将百邦来朝的磅礴气象渲染得淋漓尽致。人物脸型圆润饱满,服饰细节精确到西域宝石腰带扣的样式,骏马肌肉的线条充满张力,每一笔都昭示着王朝鼎盛时期的绝对自信!

右侧题跋以小楷工整书就:

《宾贡图》臣阎立本奉敕写于贞观十二年夏。

阎立本奉敕!真迹!

与后世《步辇图》表现帝王威仪不同,此画展现的是初唐“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宏大威势!那份视觉冲击力,如同历史本身穿越时空扑面压来!连陈远和黄东这种门外汉都看直了眼,张着嘴,连呼吸都忘了。

再往后,一卷被仔细用多层油纸包裹的卷轴引起了陈云的注意。层层揭开,里面并非绢本,而是一幅拓片!纸色古雅沉朴,拓工精绝,细微的碑刻石花都清晰如初。画面主体是崎岖蜀道,峰峦险绝,云雾缭绕。山石皴法并非后世熟悉的程式,而是如斧劈刀斫,笔触雄强简练,充满金石镌刻的刚劲力度!几队渺小如蚁的人马在巨壑险峰间艰难跋涉。最下方一角题签:

右将军李思训绘《明皇幸蜀图》御览本摹勒,开元廿七年司天台钦工坊拓。

摹勒石拓!唐玄宗时期的皇家拓本!纵然不是李思训亲笔着色真迹,但其线条的力度已足以证明原作风骨!那“金碧辉映”的皇家气魄,在石痕墨印间依然扑面而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鉴宝重生,我只懂鉴宝》,方便以后阅读鉴宝重生,我只懂鉴宝第86章 三伯卷宗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鉴宝重生,我只懂鉴宝第86章 三伯卷宗并对鉴宝重生,我只懂鉴宝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