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启元也认真地应了下来,能和高翔这样级别的理论物理学家合作,对他来说是梦寐以求的机会。
最后,徐涛的目光落在了周嘉豪身上,嘴角勾起了一抹狡黠的笑容。
“至于周嘉豪同学嘛……”他故意拉长了声音。
周嘉豪有些紧张地看着他。
“你的情况比较特殊。你的专业背景是金属材料和机械控制,看起来和我们这个‘软’项目组有点不搭界。但是,”徐涛话锋一转,“你的履历非常漂亮,本科硕士都是年级第一,还拿过国奖,说明你学习能力极强,是个不可多得的全才。”
他拍了拍周嘉豪的肩膀,用一种语重心长的语气说道:“既然如此,那最艰难、最复杂的任务,就要交给你了。”
他指着框架图中,连接“大脑”和“身体”的那根关键的“神经”连线。
“索菲亚的AI,是纯粹的软件;赵启元的软材料,是纯粹的硬件。而你,周嘉豪,你的任务,就是成为他们之间的‘桥梁’。你需要理解AI的决策逻辑,也要掌握软材料的物理模型,然后开发出一套全新的运动控制算法和控制系统,让‘大脑’能够精准地指挥‘身体’的每一个动作。”
“简单来说,你要做的,是软件层面和硬件层面的耦合与转化。这个任务,怎么样?”徐涛笑眯眯地问道。
周嘉豪听完,只觉得一股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扑面而来。这个任务的难度,几乎相当于要同时精通计算机、物理和控制三个领域的知识。
“怎么?怕了?”徐涛挑了挑眉。
“不,没怕!”周嘉豪立刻挺直了腰板,大声回答,“我愿意接受挑战!”
“好!有志气!”徐涛哈哈大笑起来,然后用陈默当年调侃他的语气,一字不差地说道:“这就对了嘛!你是年级第一,能者多劳啊!”
这句经典的话一出,会议室里所有人都笑了起来。周嘉豪也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在这样轻松而又充满信任的氛围中,他心中最后的一丝紧张也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斗志。
在他们讨论的热火朝天时,会议室的另一角,林浩和克劳斯则安静地坐在一起。
他们的面前,没有复杂的系统框架图,只有一张白纸。
林浩在白纸上,写下了几个关键词:
“超快淬火”、“量子隧穿”、“非遍历性”、“玻璃化转变的本质”。
“克劳斯,”林浩看着他,眼神前所未有的专注,“欢迎来到无人区。从今天起,我们两个人,就要向物理学最深的黑暗,发起挑战了。”
喜欢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