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放弃在二维平面上布线的思路,直接利用‘创世’,在芯片上方,打印出三维的、立体的、互不干扰的超导互联网络!”
他指着他画出的立体结构,开始阐述他的方案。
“我们可以在芯片上方,分层打印出两到三层超导线路。每一层线路之间,都用‘创世’打印出纳米级的绝缘层进行物理隔离,并利用垂直的超导通道,进行信号连接。”
“这样一来,需要更大间距的、容易产生串扰的线路,可以被安排在不同的平面上,从物理维度上,彻底拉开距离,互相就不存在电磁感应。”
“我们不再需要牺牲集成度,反而能将集成度,在三维空间上,得到更大的提升!”
林浩的构想,简单粗暴,却直指问题的核心。
孟院士和王总师看着白板上那个立体的结构,脸上的凝重,逐渐被一种难以置信的兴奋所取代。他们穷尽所有已知的半导体技术,都无法解决的难题,竟然用一种全新的制造方式,给彻底绕开了!
“三维布线……微观超导立交桥!”孟院士激动得走上前,仔细地端详着林浩画出的结构图,“这……这是对整个集成电路工业的颠覆!我们的‘创世’,竟然拥有这样的能力!”
林浩的脸上,也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现在,我们只需要一套能够规划如此复杂三维路径的算法,来指挥‘创世’进行打印了。”他看向徐涛和高翔。
“三维布线,算法必然是一个天文数字。”高翔立刻反应了过来,眼中充满了跃跃欲试的兴奋,“林浩啊,你又给我们出了一道世界级的难题!”
林浩笑着,将白板笔递给了徐涛。
第一道难题,被他以一种石破天惊的方式,成功破解。但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
喜欢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