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八十秒,即将达到额定测试时长。”
“继续运行!”杨总工的声音不容置疑,“进入超长程极限工况测试!”
现场的工程师们都愣了一下,但立刻执行了命令。
五百秒!
这是一个全新的纪录!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一台同类型的发动机,能够稳定运行如此之久。
测试中心的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杂着紧张和狂喜的味道。
当计时器精准地跳到“600秒”时,杨总工才下达了“关机”的指令。
烈焰和轰鸣声瞬间消失,世界仿佛都安静了下来。主控室里,先是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许多白发苍苍的老专家,此刻都激动得热泪盈眶。为了这超越历史的100秒,他们奋斗了整整一辈子。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杨总工也激动地握紧了拳头,他转过身,紧紧地握住陈默和林浩的手。
“陈教授,林博士,你们看到了吗?这就是‘华夏一号’带给我们的!它解决的不是一个零件的问题,它解决的是我们飞向更遥远星辰大海的,最根本的动力问题!”
测试结束后,杨总工带着他们,来到了一个专门存放检测样品的实验室。那台刚刚经历了十分钟烈火考验的涡轮泵,已经被拆解下来,进行了快速冷却和无损探伤。
检测报告的结果,与海军那边如出一辙——性能无损,甚至在自修复机制的作用下,微观结构更加完美。
杨总工指着那份报告,又指着远处那枚即将承载着民族希望飞向太空的“九州一号”,用一种近乎请求的语气,对林浩说道:
“林博士,‘创世’打印的不是零件,是我们几代航天人飞向星辰大海的‘船票’!”
“为了这张船票,我们等了太久太久。现在,它就在我们眼前了。”
“可是,我们需要的不是一张,而是成百上千张!我们的空间站,我们的月球基地,我们的火星探测器……都在排着队,等着这张‘船票’!”
“林博士,请你一定要帮帮我们!”
这一刻,林浩终于深刻地理解了“产能危机”这四个字背后,所承载的重量。
那不是一张张冰冷的订单,而是一个个具体的、鲜活的、关系到国家未来的伟大梦想。
他看着杨总工眼中那份灼热的期盼,又想起了孟院士、陆总工、魏总工同样急切的面庞。他知道,这件事,已经没有了任何退路。
当晚,返回江北的专机上,林浩没有休息。他打开电脑,和苏晓月一起,将所有领域的紧急需求,以及“新地平线”当前的全部产能数据,整理成了一份详尽而清晰的汇报材料。
文件的标题,只有一行字。
【关于启动“创世工程二期”,应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产能缺口的紧急报告】
他知道,这份报告递上去,将会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而他,和他的“新地平线”,将再次被推到风暴的中心。
喜欢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