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州,西山。
那间熟悉的、代表着国家最高决策中枢的会议室里,气氛前所未有的特殊。
长条会议桌的两侧,坐着的都是共和国在各自领域的“帅才”级人物。航天的杨总工、空军的陆总工、海军的魏总工、超算的孟院士,每一位都是跺一跺脚就能让行业震动的泰山北斗。而今天,他们却像是在等待一场重要考试的学生,神情严肃,面前都摆放着厚厚的文件夹。
林浩、陈默和苏晓月,作为“新地平线”的代表,坐在了会议桌的一侧。
会议室的首位,坐着那位头发花白、眼神温和而深邃的首长。他的面前,只放着一份文件,正是林浩和苏晓月连夜完成的那份——【关于启动“创世工程二期”,应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产能缺口的紧急报告】。
“同志们都到齐了。”首长放下手中的文件,目光缓缓扫过全场,“这份报告,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比我更清楚它背后的分量。今天把大家召集到这里,就是要解决一个问题——我们有了最好的‘种子’,但我们发现,地不够了。”
“在林浩同志做正式汇报前,”首长看了一眼各位总师,“我想先听听你们各位‘大地主’的意见。你们谁,最缺这块地?”
首长的开场白带着一丝轻松,却瞬间点燃了会场的气氛。
航天的杨总工第一个按下了发言键,他的语气急切而有力:“首长,各位同仁,我先说。‘九州一号’的长程试车结果,大家都看到了。这意味着,我们困扰了近二十年的重型火箭发动机可靠性问题,从根源上被解决了。按照计划,明年我们就要开始空间站核心舱段的密集发射,后年就要启动载人登月的设备验证。这些任务,发射窗口都是以‘天’来计算的,一天都不能等。没有‘华夏一号’的涡轮泵,我们的火箭,就不敢说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所以,航天领域,急需产能!”
“杨总,你们航天是急,我们空军就是火烧眉毛了!”空军的陆总工立刻接过了话头,“秦峰同志设计的新型涡轮盘,让我们的高超音速发动机性能获得了飞跃。这意味着,我们的下一代战略侦察机和空天飞行器,都有了最可靠的动力核心。现在,大洋彼岸的竞争对手,同样的项目也在加速推进。这是一场关乎国家天空安全的赛跑,谁先撞线,谁就掌握了未来的主动权。我们空军,等不起!”
“陆总,天空要争,但我们脚下的深蓝,同样寸土不让!”海军的魏总工声音洪亮,毫不示弱,“CGT-50燃气轮机的心脏病解决了,我们的新一代航母和主力驱逐舰,才能真正实现全电推进,成为一艘‘安静的刺客’。航母战斗群的部署,关乎到我们整个海洋生命线的安全。更不要说,‘奋斗者二号’的万米深潜,那关系到未来深海资源的勘探和国家战略安全。每一项,都是刻不容缓!”
三位军工领域的总师,言辞恳切,据理力争。他们说的每一个字,都代表着国家最核心的利益。
会议室里的气氛,一时间变得有些剑拔弩张。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孟院士,缓缓地按下了发言键。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他。大家心里都清楚,真正消耗产能的“大户”,可能还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这些硬件。
“各位总师说的,都是国之大事,我完全理解。”孟院士的语气很平静,但他接下来说的话,却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了更大的压力。
“我只说一个事实。”他看向首长,“‘铸心计划’第一阶段的成果,大家都知道了。一枚小小的芯片,性能提升了一百七十倍。那么,如果我们将整个‘神威之心’全部升级完毕,会发生什么?”
他停顿了一下,给出了一个震撼性的结论。
“根据我们最新的评估,升级完成的‘神威之心’,其综合算力,将超越目前全球所有超算算力的总和。它推演一颗新药,可能只需要几天;它模拟一架新飞机,可能只需要几个小时;它甚至能对未来几十年的气候变化,做出精确到‘周’的预测;一台升级完成的‘神威之心’足以支撑五百台以上的创世满功率工作。”
“它将成为我们整个国家在科研、经济、国防、社会治理等所有领域,最强大的‘大脑’和‘推演机’。它带来的,是整个文明等级的跃升。”
“但是,”孟院士的语气变得沉重,“要完成这个大脑的构建,我们需要二十万片超导芯片。以现有的这一百台‘创世’机器目前的生产效率,即便它不眠不休地只为我们服务,也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
“而在这一年里,我们所有的军工项目,都将无米下锅。”
孟院士的话,让会议室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如果说,海陆空天是国家的“四肢”和“铠甲”,那么超算,就是国家的“大脑”。手脚再快,铠甲再硬,没有一个足够聪明的大脑来指挥,也只是一个空壳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