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局的第二天上午,“新地平线”公司,董事长办公室。
陈默将林浩、高翔、徐涛三人,叫了进来。
办公室里,没有了昨晚饭局上的轻松氛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略带严肃的郑重。
“都坐吧。”
陈默,指了指会客区的沙发。
三人依言坐下,都有些好奇地看着陈默。他们知道老师一定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陈默没有说话。
他走到办公室角落里,那个沉重的、与墙体融为一体的保密柜前。
经过了三道,复杂的密码和指纹验证。
保密柜厚重的门缓缓打开。
他从里面,取出了一个用牛皮纸袋精心包裹着的、看起来已经有些年头的……文件袋。
将文件袋,轻轻地放在了三人面前的茶几上。
“打开看看吧。”
林浩,作为大师兄伸出手,解开了文件袋上那圈已经有些泛黄的棉线。
从里面,倒出了一沓厚厚的、打印出来的手稿,和一个看起来,款式非常古老的、2.5英寸的移动硬盘。
手稿的纸张边缘已经微微卷起。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一半是英文、一半是数学公式的、属于陈默那独有的字迹。
而那块移动硬盘的外壳上,则用标签纸,贴着一个,手写的英文单词——
“Prometheus(普罗米修斯)”。
高翔和徐涛,都有些疑惑地看着这些充满了年代感的东西。
只有林浩,在看到那个单词的瞬间瞳孔微微收缩了一下。
他的脑海里,瞬间就浮现出了几年前那夜晚。
陈默就是在那天,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向他吐露了自己心中那个关于“普罗米修斯盗火”的、被抢走的梦想。
“老师,这……”高翔,拿起一份手稿,看着上面,那些,关于“电子-声子强耦合”的、艰深晦涩的公式,忍不住问道,“这是您以前的工作?”
“嗯。”
陈默点点头,重新在他们对面坐下。
他的脸上,没有了昨晚那种要“复仇”的激昂。
只剩下,一种属于学者的、最纯粹的平静和客观。
“这是我在回国之后,独立完成的、第一个也是我个人最满意的一个理论模型。”
“它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解释铜氧化物高温超导的机理。”
“当年这个模型,已经完成了全部的理论推演。我把它投给了《Science》。”
陈默的语气,很平淡像是在讲述一个与自己无关的故事。
“但是就在我的论文,还在审稿的时候。美国斯坦福大学,艾伦·卡普兰的团队在另一家期刊《Nature》上发表了一篇几乎一模一样的文章。”
“他们的模型框架、核心思想、甚至是几个关键的推论都和我的这份手稿惊人地相似。”
“只不过,他们比我快了两个星期。”
听到这里,高翔和徐涛都愣住了。
他们终于明白了,昨晚陈默在饭局上那番话的真正含义。
原来在这背后,还隐藏着这样一段充满了不甘和屈辱的……往事。
“那……那这不就是,赤裸裸的学术抄袭吗?!”徐涛,这个直性子第一个,忍不住气愤地说道,“老师您当时就没去申诉吗?!”
“申诉了。”陈默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了一丝自嘲的笑容,“但是,没用。”
“卡普兰,是那个领域的绝对权威。而我当时只是一个刚刚回国、没有任何名气的‘无名小卒’。”
“我拿不出任何直接的证据,去证明他是在我之前接触过我的手稿。因为审稿是匿名的。”
“最终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而我也就从那时候开始彻底放弃了‘高温超导’这个方向。”
办公室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高翔和徐涛都感觉,自己的胸口像是堵了一块石头。
他们终于理解了,为什么自己的老师,在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之后,却一直都显得那么低调那么……孤高。
原来在他的心里,一直都埋藏着这样一道从未愈合的伤疤。
“老师,”林浩,打破了沉默,他看着陈默,问道,“那您今天把这些拿出来。是准备……”
“对。”
陈默点点头,眼中重新燃起了,那份属于科学家的、最纯粹的火焰。
“我准备推翻它。”
“什么?”
这一次,连林浩都感到了意外。
陈默从自己的办公桌上,又抽出了另一份崭新的、刚刚打印出来的文件放在了那份,泛黄的旧手稿旁边。
这份新文件的标题,是——
《关于“电子-声子”模型在强关联体系中的局限性与修正方向的初步探讨》。
“过去的这些年,我虽然,没有再碰过‘高温超导’。但是我从未停止过思考。”
陈默指着那份旧手稿,说道:
“卡普兰,虽然,偷走了我的模型。但是他也同样继承了我这个模型里一个最致命的缺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