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最后的“拼图”

作品: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作者:白杨沟的段逸朝|分类:都市|更新:2025-11-09 03:16:06|字数:6180字

“而这两样东西,目前,只有钱院士和雷总工的团队,有能力为我们打造出来。”

视频那头,陆光达,静静地听完了林浩的汇报。

他没有因为这些巨大的困难,而露出丝毫的为难之色。

相反,他的眼中燃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熊熊的烈火。

不怕有困难。

就怕,连困难在哪都不知道。

而现在林浩,已经用一种最清晰、最无可辩驳的方式,将通往成功道路上,最后的两个障碍摆在了他的面前。

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

那就是,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用最坚决、最彻底的方式,将这两个障碍夷为平地!

“我明白了。”

陆光达,只说了四个字。

然后,他直接对林浩下达了指令。

“林浩,你,现在,立刻,把钱院士和雷总工,都请到镜头前。我要,跟他们,开一个现场会议。”

“是!”

林浩,立刻,将还在激烈讨论的钱院士和雷鸣,请了过来。

当两位大佬,看到屏幕上,陆总工那张,不容置疑的脸时,都瞬间安静了下来。

“钱院士,雷总工,”陆光达的声音,通过扬声器,在控制室内响起,充满了一种属于战时指挥官的、铁血般的意志,“刚才,林浩的汇报,你们,也都听到了。”

“我现在,只问你们两个问题。”

他先看向钱院士。

“钱院士,150千瓦的换能器,2.48兆赫兹的共振。需要什么,你们,才能把它,给我造出来?”

钱院士,沉吟了片刻,回答道:“陆总,要实现这个指标,我们需要,国内最顶级的、专门用于生长‘弛豫铁电单晶’的超净实验室。还需要,至少二十名,精通‘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工艺的,高级工程师。另外……”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

“好。”陆总工,直接,打断了他,“我给你,一整个,位于沪市的、国家级的‘微纳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再给你,从中科院的半导体所,调三十名,最顶级的工程师!还有什么问题?”

钱院士,愣住了。

他没想到,陆总工的决心,竟然,如此之大。

“……没,没有了。”他摇了摇头。

陆总工的目光,又转向了雷鸣。

“雷总工,50千瓦的激光器,10飞秒的同步精度。你,需要什么?”

雷鸣的回答,更直接:“我需要权限。我需要,可以调动,长光所、西光所、和上光所,这三大光学研究所,所有核心资源的……最高权限!我需要,让他们把手里所有,关于‘大功率光纤’和‘超快同步控制’的、压箱底的东西,都给我,拿出来!”

“可以。”

陆总工的回答,同样,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

“从明天起,我,将以‘领航者’专项总指挥部的名义,成立‘铸剑计划-特种光电技术攻关小组’。由你,雷鸣,担任组长。三大光研所,所有相关的实验室和人员,全部由你,统一指挥,统一调配!”

“你们,只有一个任务。”

陆光达,看着屏幕里的三个人,看着控制室里的所有人,用一种,近乎命令的语气,一字一顿地说道:

“放下你们手里,所有其他的工作。”

“带上你们,最强的团队,最好的设备。”

“三天之内,全部,到江北。”

“从今天起,‘新地平线’,就是我们‘铸剑’工程的,总指挥部!”

“我们要,就在这里,把那把,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倚天剑’,给我,锻造出来!”

“有没有问题?!”

“没有问题!”

“没有问题!”

钱院士和雷鸣,在这一刻,都被陆总工那,排山倒海般的决心和魄力,所深深感染。他们挺直了身体,如同即将奔赴战场的战士,大声地,回答道。

视频,挂断。

控制室内,一片寂静。

所有人的心中,都有一股,滚烫的热血,正在,疯狂地,奔流。

一场,集结了,这个国家,在材料、计算、声学、光学,四大领域,最顶尖力量的,最终“会战”。

其集结号,已经,吹响。

喜欢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方便以后阅读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第218章 最后的“拼图”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第218章 最后的“拼图”并对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