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半,江北国际机场的跑道上,还残留着深夜的寒意。
一架飞往京州的空客A321,在巨大的轰鸣声中,刺破了黎明前的黑暗,昂首飞入云层。
经济舱靠窗的位置,林浩靠着舷窗,看着下方那片,被万家灯火点缀的、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轮廓,在视野中,渐渐远去。
他的手中,紧紧地握着一个,只有指甲盖大小的、毫不起眼的黑色U盘。
U盘的内部,经过了最严格的物理加密。而里面存储的内容,则足以,在中国科技界,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滔天巨浪。
昨晚,在做出“直飞京州,当面汇报”的决定后,陈默,便立刻拨通了王振国院士的加密电话。
电话里,陈默没有透露任何关于“窃密”的细节。他只是用一种,不容置疑的、极其凝重的语气,告诉王院士:
“王院士,‘创世’计划,取得了理论上的颠覆性突破。其重要性,已经超出了我们的预估。林浩,必须,在今天上午,见到陆总工,当面汇报。这件事,十万火急,拜托您了。”
王院士,深知自己这位学生的脾性。如果不是十万火急的事情,陈默绝不会这么晚联系他,他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
没有多问一个字。
只是,沉声回答道:“我知道了。上午九点,让林浩,直接去陆总工的办公室。我会安排好。”
……
飞机,平稳地,穿行在万米高空之上。
林浩闭上了眼睛。
他没有丝毫的睡意,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地,复盘着徐涛,传回来的所有证据,以及,自己接下来,要说的每一句话。
他知道,自己此行,将要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位,执掌着国家最顶级项目的总工程师。
更重要的,他将要亲手揭开一道,隐藏在无数荣誉和光环之下,深不见底的、最丑陋的伤疤。
这,需要勇气。
更需要,绝对的冷静和精准。
……
上午八点四十分,京州,西郊。
“领航者”专项总指挥部。
陆光达总工程师,今天的心情,很不错。
他提前二十分钟,就来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亲手,泡上了一壶上好的龙井。
就在昨天深夜,他接到了老朋友王振国院士的电话。电话里,王院士的语气,充满了掩饰不住的兴奋,告诉他,“新地平线”的A计划,取得了“颠覆性”的理论突破,林浩,将亲自,来京州,向他当面汇报。
“颠覆性”。
这个词,对于已经在这个领域,奋斗了一辈子的陆光达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他知道,这意味着,那个困扰了整个航空发动机领域,数十年的材料性能极限,将有可能,被彻底打破。
他甚至,已经开始在脑海里,构思,一旦A计划的完美样品,能够提前问世,他们整个项目的研发进度,可以如何调整,如何加速,他们可以彻底摆脱欧美的束缚。
他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指针,正缓缓地,指向九点。
办公室的门,会被准时敲响。
然后,那个总能给他带来惊喜的年轻人,会走进来,为他带来一个,足以让整个中国航空工业,都为之振奋的……好消息。
他,对此,深信不疑。
“咚,咚,咚。”
敲门声,准时响起。
不轻,不重,沉稳而又充满了礼貌。
“请进。”陆总工开口,声音洪亮。
办公室的门,被缓缓推开。
林浩,身穿一件简单的白色衬衫和深色长裤,出现在了门口。
他的脸上,没有陆总工预想中的、那种取得巨大突破后的兴奋和喜悦。
他的表情,异常平静。
平静得,甚至,有些过分了。
他的眼神,沉静如水,但深处,却带着一丝,陆总工,从未在他身上看到过的、极其锐利的锋芒。
陆总工,心中,微微一动。
他感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氛。
“小林,来了。”他站起身,脸上,依旧挂着热情的笑容,主动,向上前走了几步,“一路辛苦了。快,过来坐。”
“陆总工。”林浩点点头,走进了办公室,然后,轻轻地,将门关上。
他没有走向会客区的沙发,而是,径直,走到了陆总工那张,宽大的办公桌前。
“王院士,都跟我说了。”陆总工亲自,为林浩,倒了一杯热茶,语气中,充满了期待,“听说,你们的A计划,又有大进展了?快,跟我说说,这次又搞出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名堂?”
林浩,没有去碰那杯热气腾腾的茶水。
他只是,从自己的口袋里,拿出了那个,黑色的、不起眼的加密U盘。
然后,郑重地,将它,放在了办公桌的正中央。
U盘和桌面,发出一声清脆的碰撞声。
在这间安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陆总工脸上的笑容,缓缓地,收敛了起来。
他看着那个U盘,又抬头,看了看林浩那张,没有任何表情的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