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CEO的“三把火”

作品: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作者:白杨沟的段逸朝|分类:都市|更新:2025-11-09 03:15:53|字数:6562字

会议室里,所有人都看得目瞪口呆。

他们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那种名为“效率”的东西,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力。

屏幕那头的韩立阳,更是激动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当天下午五点半,一架小型的货运飞机,准时降落在锦城机场。韩立阳和周毅,在停机坪上,亲手,签收了那十只,从千里之外,紧急空运而来的、崭新的坩埚。

当天晚上七点,研究院那台巨大的PREP雾化炉,在停机了仅仅不到十个小时后,再次,发出了雄壮的轰鸣!

韩立阳在电话里,对着林浩,激动得,近乎语无伦次地大喊:

“师兄!不!林总!这也……这也太爽了!”

……

CEO林浩烧起的“第一把火”,精准地,解决了“钱”的问题。

而紧接着,他又将“第二把火”,烧向了那个,更难解决的“人”的问题。

江北大学,803理论与数据保障组的实验室。

高翔和秦峰,正对着一块巨大的电子白板,激烈地争论着。白板上,是他们根据前线传回来的数据,建立的“线性摩擦焊”的物理模型。

“不行,这个模型,还是有问题。”高翔指着屏幕上一条严重偏离实验数据的模拟曲线,眉头紧锁,“我们对焊接过程中,材料内部‘粘塑性流变’的理解,还是太浅了。必须要有真正操作过那台设备几十年的老师傅,来给我们,现场讲解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经验,我们才能把模型,校准得更精确。”

他说的,正是锦城院的那位李师傅。

但一想到那至少需要半个月的、繁琐的人事审批流程,高翔就感到一阵阵的头疼。

就在这时,林浩推门走了进来。

“高师兄,准备一下。李师傅,后天到。”

“什么?!”高翔惊得,差点把手里的触控笔掉在地上,“后……后天?这怎么可能?流程……”

“没有流程。”林浩递给他一份刚刚打印出来的、还带着温度的红头文件。

那是一份,由“新地平线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直接发往“中航商发集团”总部的……《关于商请贵集团专家李建国同志进行技术借调的函》。

函件的内容,言简意赅,却又分量十足。

而在函件的下方,除了盖着一枚“新地平线”那崭新的公章外,还附上了一份,由国防科工局“领航者”专项办公室,亲自出具的、授权“新地平线”公司,在项目攻关期间,拥有“特殊人员协调权”的……红头文件!

“这份函,我已经让晓月,直接发到商发集团董事长的秘书邮箱里了。”林浩平静地说道,“一个小时前,董事长亲自回了电话,表示会全力支持。李师傅的所有人事和保密手续,集团会特事特办,在一天之内,全部搞定。”

高翔呆呆地,看着那份,堪称“王牌”的红头文件。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那个困扰了他们许久的、关于“人”的枷锁,也同样,被彻底,砸碎了!

三天后,经验丰富的李师傅,准时地,出现在了803的实验室里。

……

第三天,“第三把火”,也顺理成章地,被点燃了。

在林浩和陈默的授权下,徐涛,代表“新地平线”公司,与锦城研究院、锡市实验室,以及后续将要合作的所有国防院所,正式签署了一份,由专项办公室法务专家亲自拟定的、统一的、标准化的……《“领航者”专项数据安全与交互协议》。

这份协议,彻底取代了之前那上百份繁琐的、需要层层审批的《数据传输审批表》。

它,就像一条数字世界里的“高速公路”,将所有各自为战的“信息孤岛”,彻底,连接在了一起。

从那天起,徐涛再也不用半夜,去给保密处的老师,打“夺命连环call”了。

林浩在前线得到的任何一条数据,都能在几秒钟之内,畅通无阻地,出现在高翔和秦峰的电脑屏幕上。

经费、人事、数据……

三把大火,烧得干脆利落,烧得酣畅淋漓!

那些曾经,如同蛛网般,将他们死死束缚住的“流程枷索”,在这家被赋予了“特殊权力”的新公司面前,被烧得,一干二净!

整个“领航者”专项,这台庞大的战争机器,终于,摆脱了所有不必要的束缚,开始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惊人的“中国新速度”,全速,运转起来!

而林浩,这个刚刚上任的年轻CEO,也通过这雷厉风行的“三板斧”,在整个团队,在所有合作单位面前,彻底地,树立起了他作为“总指挥”的、绝对的威信。

喜欢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方便以后阅读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第187章 CEO的“三把火”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第187章 CEO的“三把火”并对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