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平线”公司的成立,以及林浩那雷厉风行的“三把火”,像一台大功率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被强行安装到了“领航者”专项这台庞大的战争机器上。
整个项目的推进效率,得到了肉眼可见的、质的飞跃。
锦城的前线阵地,再也不用为耗材和经费发愁。
江北大学的后方指挥部,高翔的理论组,也因为李师傅的及时到来和数据的无延迟同步,彻底攻克了“线性摩擦焊”的模拟难题。
一切,都在以一种近乎完美的、令人心潮澎湃的“中国新速度”,高速运转着。
作为这一切的总指挥,CEO林浩,终于迎来了久违的、一段相对清闲的时光。
他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坐镇806教研室里,那个视野最好的、被徐涛戏称为“CEO专属景观位”的工位上,通过视频会议,远程听取各个战线的捷报,协调一下资源,再和几位总师通个电话,汇报一下进展。
指点江山,运筹帷幄。
这种感觉,确实很不错。
这天下午,林浩刚刚结束了与陆总工的通话,电话里,陆总工对他们最新一批次粉末的性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表示对一年内拿出涡轮盘样品的信心,又多了几分。
挂断电话,林浩心情大好。他靠在舒适的人体工学椅上,长长地伸了个懒腰,感觉自己终于可以稍微放松一下了。他端起手边的水杯,悠闲地打开了网页,开始浏览起了最新的国际科技新闻。
就在这时,一杯冒着袅袅热气的、新冲泡的蓝山咖啡,被一只纤细白皙的手,悄无声息地,放在了他的桌角。
咖啡的旁边,还附上了一块他最喜欢吃的、德芙的黑巧克力。
“林总,辛苦了,喝杯咖啡,补充一下能量吧。”
一个温柔的、带着一丝笑意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谢谢。”林浩头也没回,笑着说道。他以为,这又是苏晓月日常的“投喂”。
然而,那只手,却没有离开。
一根纤细的手指,轻轻地,点在了他电脑屏幕的右下角。那里,一个名为《博士学位论文-林浩-初稿.docx》的文档图标,正静静地躺着。
“林总,日理万机啊。”苏晓月的声音,幽幽地传来,听不出喜怒,“不过,我好像记得,咱们学院,今年博士毕业论文的外审提交截止日期,就在下个月底吧?”
林浩端着咖啡杯的手,猛地一僵。
“我刚才,好像不小心,瞥了一眼您这篇鸿篇巨着的文档属性……”苏晓月的声音,依旧不紧不慢,“您的文档,总计五万八千字,目前……还停留在第三章‘结果与讨论’的第一小节?”
“咳……咳咳!”林浩被一口咖啡,呛得惊天动地。
他瞬间,从那种“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CEO幻梦中,被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回了现实。
他这才,猛地想起来!
自己,虽然已经是手握十亿资金、调动全国资源的“林总”。
但他,还有一个更基础、更卑微、也更迫在眉睫的身份——一个,如果论文写不完,就可能要面临“延毕”风险的……苦逼博士生!
陈默教授,前几天,还看似不经意地,提醒过他。无论公司搞得多大,无论项目有多重要,博士学位,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地,给我拿到手!这,是规矩!
林浩感觉自己的后背,瞬间,渗出了一层冷汗。
他转过头,看着身后那个,正抱着双臂,脸上挂着一抹“和善”微笑的苏晓月,感觉自己,像是被教导主任,抓住了逃课的现行。
“那个……晓月,”他有些心虚地,试图辩解,“最近,公司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哦?是吗?”苏晓月微笑着,从旁边,拉过一把椅子,优雅地,坐在了他的身边,“看来,我们的林总,确实是分身乏术啊。”
她顿了顿,用一种不容置喙的、温柔的语气,宣布道:
“那好吧。从今天起,我,就是你的‘首席论文督导官’。”
“在你写完这本毕业论文的最终稿之前,所有,非紧急的公司事务,都由我,先帮你进行筛选和处理。”
“而你,林总,每天的任务,只有一个——”
她伸出一根手指,指着那台电脑屏幕。
“坐在这里,给我,老老实实地,写论文!”
“每天,写不完五千字,不许吃饭,不许下班,更不许……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
于是,叱咤风云的“林总”,他那苦不堪言的、被“甜蜜”地压榨的写论文生涯,就这么,开始了。
806教研室的日常,画风,也为之一变。
第一天。
林浩对着电脑上那枯燥的文献综述部分,抓耳挠腮,哈欠连天。他感觉,写这些东西,比让他去改造一台雾化炉,还要痛苦一百倍。
他悄悄地,打开一个科技网站的页面,想摸鱼五分钟。
“啪。”
一只小小的便签,被贴在了他的屏幕上。上面,是苏晓月娟秀的字迹:“林总,请专心。您这个句子的引用格式,又错了。应该是‘et al.’,不是‘etc.’。”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