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的声音,平静而又充满了穿透力,回荡在寂静的A厅之内。
“徐涛。”
“请调出,‘证据一号:天眼’。”
“天眼”?
这是什么?
台下,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鲍尔教授在内,没人能理解这个词的含义。这听起来,更像是一个科幻电影里的武器代号,而不是一个学术报告中应该出现的名词。
控制台后,徐涛的嘴角,勾起一抹猎人般的弧度。他的手指,在那个被他标记为“证据一号”的快捷键上,重重地,敲了下去!
下一秒,异变陡生!
讲台上,林浩身后那面巨大的LED屏幕,瞬间黑了下去。
紧接着,一阵嘹亮、高亢,如同鹰击长空般的音效,轰然响起!
屏幕,再次亮起。
出现的,不再是任何图表或照片,而是一段极其高清、运镜流畅、充满了国家级宣传片质感的航拍视频!
视频的开端,是一片广袤的、绿意盎然的土地。镜头以极快的速度,从高空向地面俯冲。一座充满了未来感和科技感的、巨大无比的白色环形建筑,如同一个降临在地球上的“星际之门”,占据了整个画面!
在这座建筑的正上方,一行由中英双语组成的、充满了官方权威气息的巨大金色字体,缓缓浮现:
上海同步辐射光源(Shanghai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 SSRF)
——国之重器,探索微观世界的“超级显微镜”
“轰!”
这个画面出现的瞬间,整个会场,如同被投入了一颗真正的炸弹!
台下,所有懂行的学者,尤其是那些从事结构表征和原位实验的专家,都下意识地,猛地从座位上坐直了身体!
上海同步辐射光源!
那是什么地方?
那是亚洲第一、世界顶级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是耗资数十亿、集结了中国最顶尖智慧和工程能力才建造完成的、真正的“国之重器”!那里的每一束光,都比太阳亮一万亿倍!那里的每一个实验机时,都珍贵到需要提前一年申请、经过最严格的评审才能获得!
而林浩他们……竟然在那里,做过实验?!
这……这怎么可能?!
前排,鲍尔教授脸上的傲慢,第一次,出现了一丝裂痕。他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屏幕上那个他再也熟悉不过的环形建筑,心中涌起一股极其不祥的预感。
角落里,赵立新的笑容,也彻底僵在了脸上。他明明记得上次陈默他们在那里做实验是失败了的!
屏幕上的视频,还在继续。
画面一转,进入了实验站的内部。镜头聚焦在一台结构极其复杂的、布满了各种管线和探测器的实验设备上。
紧接着,一段真实的、由探测器记录下来的高能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HEXRD)的原始视频,开始播放。
屏幕的左侧,是一个动态的二维衍射环。右侧,则是对应的、实时变化的一维衍射曲线。
视频中,一块样品正在受到高速冲击。
在冲击开始的瞬间,所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那条代表着非晶态结构的、平滑而弥散的曲线,其顶部,突然冒出了一个极其尖锐、极其清晰的、代表着“纳米晶体”形成的……衍射峰!
这个衍射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其整个演化过程,都被同步辐射那双无所不能的“天眼”,以皮秒级的时间分辨率,完整地、清晰地、无可辩驳地,记录了下来!
这,不再是任何可能被质疑的、电镜下的“伪影”!
这,是来自结构表征领域“最高法院”——同步辐射光源的、最直接、最原始、最不容置疑的……终审判决!
视频的最后,画面切换。一位戴着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学者,出现在了屏幕上。他的胸前,别着一枚印有SSRF官方Logo的胸牌。
屏幕下方,打出了一行字幕:
李向东,上海同步辐射光源BL13W1实验站,首席科学家。
视频中,李向东主任面对镜头,用一口流利而标准的英文,平静地陈述道:
“我谨代表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在此证明:江北大学陈默教授团队,在本实验站成功地、多次地,完成了其新型非晶合金的动态冲击原位衍射实验。其实验数据,真实、可靠,并经过了我们双方的交叉验证。他们所观测到的‘动态纳米晶化’现象,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的科学发现。”
当李向东主任最后一个单词落下,视频结束,屏幕再次变黑。
整个A厅,陷入了一片死寂。
一种被铁证如山的、无可辩驳的证据,彻底碾压过后,所带来的、令人窒息的死寂。
鲍尔教授呆呆地坐在座位上,他的脸色,已经由刚才的傲慢,变成了灰白。他的嘴唇微微颤抖,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同步辐射……
首席科学家亲自出镜作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