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整个团队,都还沉浸在那两千多万巨额经费带来的巨大震撼中时,一封来自学校科研处的邮件,却悄然抵达了陈默的邮箱,将所有人的思绪,拉回到了一个更现实、也更紧迫的任务上。
那笔曾经如同“救命稻草”般的八十万“青年科学家探索基金”,已经到了结项的最后期限。
一份详尽的、图文并茂的结项报告,需要在月底前,提交归档。
这,是他们“地下联盟”时代,第一场战役的终章,也是他们“王者军团”时代,即将开启新征程前,必须完成的、最后的“清扫战场”工作。
在806实验室的组会上,陈默只是将这件事,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句。
然后,他便将目光,投向了林浩。
“林浩,这件事,就由你,全权负责了。”他的语气,充满了不容置喙的信任,“我不看过程,这周末,我只要看到一份,完美的结项报告,放在我的桌上。”
“是,老师。”林浩点了点头,没有任何犹豫,接下了这个任务。
他知道,这是老师,在给他,上的又一堂课。
一堂,关于“如何完美地结束一场战役”的课。也是一堂,关于“如何将权力,下放给自己团队”的、真正的领导力课程。
会后,林浩没有像以前那样,自己一个人大包大揽。
他将韩立阳和秦峰,这两个名义上还是“新兵”,但实际上,已经通过了“投名状”考验的“准战将”,叫到了会议区。
“师兄,有什么任务?”韩立阳的眼中,闪烁着随时准备冲锋陷阵的光芒。
“林师兄,你说。”秦峰的姿态,也摆得很正,没有了丝毫的傲气。
林浩笑了笑。
“任务,很简单。”他将那份厚厚的结项要求文件,放在桌上,“陈老师,让我们,把之前那篇《Science Advances》的工作,写成一份结项报告。”
“但是,”他话锋一转,“我不想,由我,或者高翔他们来写。”
他看着眼前这两个,表情有些错愕的年轻人,说道:
“这份报告,我决定,由你们两个,来主笔完成。”
“啊?”韩立阳彻底懵了。结项报告,这可是关系到导师信誉的大事,怎么能,交给他们两个新人来写?
秦峰的眼中,也闪过了一丝不确定。
“我知道,你们没经验。”林浩看穿了他们的顾虑,耐心地解释道,“但经验,都是练出来的。写项目申请书,考验的是你们‘画大饼’的能力。而写结项报告,考验的,则是你们‘总结’和‘提炼’的能力。这,同样,是一个科研工作者,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
他将任务,进行了清晰的分解。
“韩立阳,”他看向那个踏实肯定的师弟,“你,负责整理和撰写,所有实验部分的内容。从最初的样品制备,到最后的同步辐射,把我们整个实验的逻辑链,给我清清楚楚地,梳理出来。”
“秦峰,”他又转向那个技术天才,“你,负责整理和撰写,所有计算模拟部分的内容。把我们那个模型的构建思路、算法的优化过程,都给我,明明白白地,写出来。”
“而我,”林浩最后总结道,“只做你们的‘审稿人’。负责在最后,帮你们,统稿和拔高。”
这,是一种传承。
林浩,正在将自己,从陈默那里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信任与放权,毫无保留地,传承给这些,比他更年轻的后辈。
接下来的两周,806实验室,进入了一种奇妙的“双线作战”状态。
一边,是林浩和高翔,带着整个团队,开始对“自修复”这个宏伟的新课题,进行着最前沿的探索。
而另一边,则是韩立阳和秦峰,这两个“菜鸟”,在为了那份结项报告,而焦头烂额。
为了收集更详尽的资料,韩立阳,甚至还跑了一趟学院的科研办公室,去查阅一些往年优秀结项报告的存档。
就在他,在办公室外面,等待老师拿材料的时候,他无意间,听到了里面,两位行政老师的对话。
“唉,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一位老师感慨道。
“可不是嘛。”另一位老师附和道,“你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机械学院的李瑞阳教授,多风光啊。又是发顶刊,又是进新设备,拉来的横向项目,都是几百万级别的。”
“现在呢?你看看他,今年报上来的这几个横向项目,最大的一个,才二十万。剩下的,都是些十万八万的‘小零碎’。听说是之前合作的几家大企业,看到机械学院陈默那篇SA之后,都觉得李瑞阳的技术路线‘过时了’,把后续的合作,都给停了。”
“惨,是真的惨。听说,他组里好几个要毕业的博士,工作都还没着落呢。现在啊,咱们学校,材料这个方向,谁不知道,真正的大腿,是机械学院那个,新晋的陈教授啊!”
韩立阳在门外,将这番对话,听得清清楚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