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趴在桌案上写防御手册的最后一页时,窗外的天已经蒙蒙亮了。砚台里的墨快干了,笔尖在宣纸上划过,留下最后几个关于“城墙马面加固细节”的字,我才长长舒了口气,把笔往砚台上一搁,揉了揉发酸的肩膀。
这手册写了整整五天。从襄阳保卫战里用到的巷战陷阱设计,到如何用细沙木炭过滤污水的法子,再到改良投石机时算出来的角度数据,我都一笔一笔记了下来。毕竟这不是给丐帮弟子看的,是要交给曹友闻将军,让朝廷推广到其他边境城池的——得写得细,写得明白,不然那些守军将士看不懂,再好的法子也白搭。
“林长老,您又熬了一整夜?”门外传来小柱子的声音,他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个陶碗,碗里冒着热气,“厨房刚熬的小米粥,我给您端了一碗。”
我接过陶碗,暖意顺着指尖传到胳膊上,舒服得叹了口气:“谢了,小柱子。你怎么起这么早?”
“赵舵主让我来看看您手册写完没,说曹将军今天上午就要启程回庐州了。”小柱子挠了挠头,眼睛往桌案上的手册瞟了瞟,“这就是您写的防御手册?真能让其他城池也守住蒙古人?”
“能不能守住,得看他们用不用心。”我喝了口小米粥,热粥滑进胃里,驱散了熬夜的疲惫,“但至少咱们把能想到的法子都写进去了,总比他们瞎打强。对了,苏晴姑娘和陈默呢?昨天跟他们说好在总部门口汇合,一起去送曹将军。”
“苏晴姑娘一早就去校场了,说要再看看破蒙军的训练情况。陈默大哥去情报堂了,说是要把最近蒙古人的动向整理一下,一并交给曹将军。”小柱子答道。
我点点头,三两口喝完粥,把碗递给小柱子,拿起桌案上的防御手册仔细叠好,放进怀里——这手册是手抄本,就这么一本,可不能弄丢了。
刚走出房门,就见耶律帮主从对面的院子里出来,他穿着一身干净的灰布长衫,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看起来比前些天精神多了。襄阳保卫战结束后,他累得大病一场,躺了快十天,这两天才好利索。
“林越,手册写好了?”耶律帮主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
“写好了,帮主。”我把手册从怀里拿出来,递给他看了一眼,“您要不要再看看,有没有漏什么重要的?”
耶律帮主摆摆手,笑着说:“不用看了,你办事,我放心。曹将军是个懂兵法的人,他肯定能明白这手册里的门道。对了,昨天跟你说的去漠北的事,你准备得怎么样了?苏晴姑娘和陈默都准备好了吗?”
“都准备好了。”我答道,“苏晴姑娘把峨眉派在漠北的联络点都记下来了,陈默也准备了地图和干粮,等送完曹将军,我们就出发。”
耶律帮主点点头,脸色严肃了些:“漠北不比江南和西北,蒙古王庭戒备森严,还有幽冥教的人帮忙守卫,你们一定要小心。要是实在找不到传功钵的线索,就赶紧回来,别硬撑。丐帮不能没有你,襄阳也不能没有你。”
我心里一暖,知道耶律帮主是真心担心我。自从我穿越到南宋,加入丐帮,他一直很照顾我,从五袋弟子到执法长老,再到现在让我主持抗蒙事务,他给了我太多信任和机会。
“帮主您放心,我会注意安全的。”我认真地说,“而且我不是一个人去,有苏晴和陈默帮忙,还有十个顶尖高手跟着,肯定能平安回来。再说了,我还有这个。”我拍了拍怀里的青铜丐钵,“它都帮我好几次了,这次去漠北,说不定还能解锁新技能呢。”
耶律帮主被我逗笑了,他指着我的鼻子说:“你啊,总是这么有信心。行,那我就不跟你多说了,咱们赶紧去门口等曹将军吧,别让他等急了。”
我们刚走到总部门口,就见苏晴和陈默从不同的方向过来。苏晴穿着一身青色的峨眉派弟子服,背上背着长剑,头发用一根木簪挽着,看起来英姿飒爽。陈默还是老样子,穿着一身黑色的短打,手里拿着个布包,里面应该是整理好的情报。
“林越,手册准备好了吗?”苏晴走过来,问道。
“准备好了,在这儿呢。”我扬了扬怀里的手册。
陈默也走过来,把手里的布包递给我:“这是最近三个月蒙古人的动向,包括他们在漠北的驻军情况,还有他们跟花剌子模国的摩擦,都记在里面了,你交给曹将军吧。”
我接过布包,放进怀里,跟苏晴和陈默点了点头,几个人站在门口,等着曹友闻将军。
没过多久,就见远处来了一队骑兵,为首的那个穿着银色盔甲,骑着一匹白马,正是曹友闻将军。他身后跟着十几个亲兵,个个精神抖擞,看起来像是刚休整好,准备启程。
“曹将军!”耶律帮主率先迎了上去,拱手行礼。
曹友闻翻身下马,也拱手回礼,笑着说:“耶律帮主,叨扰多日,今日我就要回庐州了,特来告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