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贴着祭天殿外围的土墙往前挪,漠北的夜风裹着沙粒打在脸上,像小刀子割似的。陈默走在最前面,手里拿着个小巧的铜制罗盘——这是方鹤鸣长老给的,说是能根据星象辨别方向,在没有参照物的草原上格外好用。他时不时停下来,侧耳听着周围的动静,确认没有巡逻兵靠近,才挥手让我们继续走。
“前面就是藏书阁了。”陈默压低声音,指了指不远处一座灯火通明的帐篷。那帐篷比周围的蒙古包大了一圈,门口站着四个手持长矛的蒙古兵,腰间还挂着弯刀,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四周。帐篷顶上飘着一面黑色旗帜,上面绣着蒙古文字,陈默说那是“大汗御用藏书”的意思,普通人根本靠近不了。
我趴在沙丘后面,用望远镜仔细观察着藏书阁的情况。帐篷的窗户上糊着羊皮纸,能看到里面有晃动的人影,还有翻动书页的声音——看来里面不仅有守卫,还有负责整理书籍的文官。帐篷周围每隔十步就有一个火把,把周围照得亮如白昼,想趁夜潜进去,难度不小。
“怎么办,林长老?”身边的一个弟子小声问,他叫铁牛,是丐帮里出了名的力气大,上次襄阳保卫战,他一个人就掀翻了蒙古人的三架云梯。
我没说话,脑子里飞快地盘算着。硬闯肯定不行,门口的守卫虽然只有四个,但帐篷里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而且一旦惊动了周围的巡逻兵,我们就会被团团包围。只能想办法调开守卫,再趁机潜进去。
“苏晴,”我看向身边的苏晴,“你能不能用峨眉派的‘流云步’,绕到帐篷后面,故意弄出点动静,把门口的守卫引开?”
苏晴点点头,从怀里摸出一小包滑石粉,这是她平时练功用来增加步法灵活性的:“没问题,我绕到后面,把火把弄灭几个,他们肯定会过去查看。你们趁机潜进去,动作要快,我最多能牵制他们半柱香的时间。”
“好,”我又看向陈默,“你跟我一起进去,找到记载魂晶的古籍就走,其他的东西别碰,免得留下痕迹。铁牛,你们十个弟子在外面接应,要是看到巡逻兵过来,就用投石机(我们带的小型投石机,用来发射信号弹)发射红色信号弹,我们会立刻出来。”
所有人都点点头,各自做好准备。苏晴把短剑别在腰间,用黑布蒙住口鼻,只露出一双眼睛,然后像一阵风似的,悄无声息地绕到了帐篷后面。
没过一会儿,就听到帐篷后面传来“咔嚓”一声,接着就是火把倒地的声音。门口的四个守卫果然慌了,对视一眼,留下一个人守在门口,另外三个人拿着长矛,朝着帐篷后面跑去。
“就是现在!”我低喝一声,和陈默一起从沙丘后面冲出来,趁着门口守卫不注意,一个箭步冲了过去。陈默用事先准备好的蒙汗药,朝着守卫的鼻子捂过去,守卫还没反应过来,就软软地倒了下去。我们把他拖到帐篷后面的阴影里,然后快速钻进了帐篷。
帐篷里比我们想象的要大,中间摆着一张长长的木桌,上面堆满了竹简和羊皮卷,四周的书架上也摆满了书籍,大多是用蒙古文和汉文写的。几个穿着文官服饰的人正坐在桌前,低头整理着书籍,听到动静,抬起头疑惑地看着我们。
“你们是谁?怎么进来的?”一个留着山羊胡的文官站起来,警惕地问,手还悄悄摸向了桌角的铜铃——那是用来报警的。
陈默眼疾手快,一把冲过去,捂住他的嘴,另一只手按住他的胳膊,不让他碰铜铃。其他几个文官吓得脸色发白,想喊却不敢喊,只能呆呆地站在原地。
“别出声,我们只是来拿一本书,不会伤害你们。”我压低声音说,“只要你们配合,等我们走了,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要是你们敢报警,就别怪我们不客气。”
文官们对视一眼,害怕地点了点头。陈默松开那个山羊胡文官,警告道:“都坐在原地别动,谁也不许出去,否则后果自负。”
文官们乖乖地坐在椅子上,不敢乱动。我和陈默开始在书架上寻找记载魂晶的古籍。方鹤鸣长老说过,魂晶是丐帮的重要信物,相关的记载应该会用汉文写,而且会放在比较隐蔽的地方。
我们在书架上翻找着,手指划过一本本厚重的书籍,心里越来越着急——苏晴只能牵制守卫半柱香的时间,要是再找不到,我们就会暴露。
“林长老,你看这个!”陈默突然喊道,手里拿着一本蓝色封皮的古籍,封面上用汉文写着“丐帮信物考”。
我心里一喜,连忙走过去,接过古籍翻开。里面果然记载着关于传功钵和三魂石的内容,其中有一段写道:“传功钵需三魂石激活,曰山魂、水魂、魂晶。山魂藏于西夏兴庆府祖庙,水魂现于江南寒山寺,魂晶则藏于漠北蒙古王庭祭天殿,乃丐帮初代帮主所留,非丐帮传人不可得。”
后面还画着魂晶的样子——是一块拳头大小的红色晶体,上面刻着和青铜丐钵一样的符文。旁边还有一段小字,写着“魂晶需以丐帮心法催动,方能融入传功钵,否则强行触碰,必遭反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