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刚漫过襄阳西城墙的垛口,我就被城楼下的马蹄声惊醒。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坐起身,怀里的青铜丐钵还带着体温,昨晚“时空感知”触发的画面还在脑子里打转——蒙古十万大军集结北境,主和派官员偷偷与蒙古密使接触,那封画着诡异狼图腾的密信,在我眼前晃来晃去。
“长老,曹将军和耶律帮主在城主府等着呢,说有要事商量。”王小五蹲在我旁边,手里拿着个热乎乎的炊饼,上面还沾着芝麻。这小子自从上次夜袭粮营救了我之后,就总跟着我,像个小尾巴似的。
我接过炊饼咬了一大口,面香混着芝麻的香味在嘴里散开,这才觉得缓过点劲来。“知道了,这就去。”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昨晚趴在城墙上眯了半宿,衣服上全是露水,凉飕飕地贴在背上。
往城主府走的路上,能看到不少丐帮弟子和宋军士兵在忙碌。有的在修补城墙,把新运来的石头往回回炮砸出的坑里填;有的在操练,朴刀劈砍的“喝哈”声此起彼伏;还有百姓推着小车,往城墙上送水和干粮,见了我都笑着打招呼,喊我“林长老”。
走到城主府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争吵声。推开门进去,只见曹友闻将军正皱着眉头踱步,耶律帮主坐在椅子上,手里捏着一封信,脸色铁青。旁边还站着几个宋军将领和丐帮长老,气氛紧张得能拧出水来。
“林长老来了!正好,你也看看这封信!”曹友闻看见我,赶紧把手里的信递过来。我接过来一看,信纸是朝廷用的那种黄麻纸,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写着“蒙古愿与宋议和,需丐帮解散,交出林越,方可赠粮二十万石”。
“这是主和派那帮混蛋搞的鬼!”我气得把信纸往桌子上一拍,纸角都被我拍得翘了起来,“他们明知道蒙古是缓兵之计,还敢跟蒙古私通,这是通敌叛国!”
耶律帮主叹了口气:“我们已经查了,这封信是昨晚从城外接进来的,送信用的人是主和派官员李嵩的家丁,已经被我们抓起来了,招认是李嵩让他送的。”
“李嵩?就是那个上次诬陷我们丐帮聚众谋反的家伙?”我想起之前流民安置点被围剿的事,气得牙痒痒,“这小子真是不长记性,这次必须把他揪出来,不然早晚是个祸害!”
曹友闻皱着眉头说:“可李嵩是朝廷命官,我们没有确凿证据,不能随便动他。而且现在蒙古大军随时可能再来,要是跟朝廷闹僵了,对我们守城不利。”
我琢磨着,曹友闻说得有道理,现在不是跟朝廷翻脸的时候。但也不能就这么算了,得想个办法,既能敲打主和派,又能让朝廷知道我们的重要性。
“我有个主意。”我突然想起之前跟曹友闻约定的内外夹击战术,还有四派联盟的事,“现在援军已经到了,四派联盟的兄弟也都在襄阳,我们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搞个‘阵前拜将’的仪式,让全城百姓和朝廷派来的人都看看,我们丐帮和宋军是一条心,想跟蒙古议和的人,就是跟全城百姓作对!”
耶律帮主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这样既能显示我们的实力,又能让主和派不敢轻举妄动。而且我们还可以借着仪式,宣布四派联盟正式成立,让蒙古知道,我们不是好欺负的!”
曹友闻也点点头:“行,就按你说的办。我们今天就举行仪式,地点设在城南的校场,让全城百姓都来观礼。我这就派人去通知四派联盟的兄弟和朝廷派来的监军,让他们也来参加。”
接下来的半天,襄阳城都热闹了起来。弟子们在街头巷尾张贴告示,告诉百姓们下午要在校场举行“阵前拜将”仪式;宋军士兵则在校场周围布置警戒,防止有人捣乱;工匠们忙着搭建高台,上面挂着“大宋抗蒙联军”的旗帜,红底黄字,在风里飘得猎猎作响。
下午的时候,校场里已经挤满了人。百姓们从四面八方涌来,有的带着孩子,有的拿着锣鼓,还有的举着写着“抗蒙保宋”的牌子,热闹得像过节一样。四派联盟的兄弟也来了,峨眉派的苏晴带着弟子们,穿着青色的校服,手里拿着长剑;全真教的丘处机掌门,穿着道袍,手里拿着拂尘;昆仑派的弟子们则背着弓箭,一个个精神抖擞。
朝廷派来的监军王大人也来了,他穿着一身官服,脸色不太好看,大概是听说了李嵩的事,心里有点虚。我故意走过去跟他打招呼,声音很大,让周围的人都能听见:“王大人,今天这个仪式,是为了团结大家一起抗蒙,您作为朝廷的代表,可得给我们主持公道啊,要是有人敢跟蒙古私通,您可不能轻饶了他!”
王大人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赶紧点头:“那是自然,那是自然,谁敢通敌叛国,朝廷一定严惩不贷。”周围的百姓们都欢呼起来,王大人尴尬地笑了笑,赶紧找个地方坐下了。
仪式开始后,曹友闻首先上台讲话。他站在高台上,声音洪亮,讲述了蒙古军的残暴和我们守城的决心,还提到了之前火攻云梯、夜袭粮营的战绩,百姓们听得热血沸腾,不停地鼓掌欢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