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趴在西城墙的垛口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怀里的青铜丐钵,心里像压了块石头。蒙古军撤到十里外的营地后,就没再发起进攻,但那密密麻麻的帐篷像一片黑色的乌云,悬在襄阳城上空,让人喘不过气。
“长老,你看!东边好像有动静!”王小五的声音突然响起,带着一丝兴奋。我赶紧直起身,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东边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队人马,旗帜在风里飘着,虽然看不太清,但那熟悉的宋军旗帜轮廓,让我心里一紧——难道是曹友闻的援军到了?
我赶紧从怀里掏出望远镜(这是我穿越时带的,一直藏着没敢轻易用,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对准东边仔细看。没错!是宋军的旗帜,而且队伍还不少,看样子有好几千人。我心里的石头一下子落了一半,激动地拍了拍王小五的肩膀:“好小子,眼睛真尖!是曹将军的援军到了!”
城墙上的弟子们也都看到了,纷纷欢呼起来,之前的疲惫和紧张一下子消散了不少。耶律帮主和曹友闻(他昨天刚从城外回来,跟我们商量对策)也赶了过来,看到援军,耶律帮主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太好了!援军一到,咱们就不用怕蒙古军的围而不攻了!”
曹友闻也很激动,他捋了捋胡子,说:“我就说陈默这小子靠谱,果然把消息带到了。现在援军到了,咱们可以跟蒙古军好好打一场了!”
陈默站在旁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都是长老和将军的安排好,我只是跑了趟腿。”这小子这次立了大功,不仅成功突破蒙古军的封锁,联系上了援军,还把蒙古军的布防情况摸得一清二楚,为援军的到来扫清了不少障碍。
我们赶紧下了城墙,往城主府走,商量着怎么跟援军汇合,一起夹击蒙古军。刚到城主府门口,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从马背上跳下来,是陈默的搭档,情报堂的弟子李锐,他是跟着援军一起回来的。
“长老!帮主!将军!”李锐跑过来,行了个礼,脸上满是风尘,“我们按照陈默兄弟的指引,绕开了蒙古军的巡逻队,顺利把援军带过来了!曹将军的副将还在后面,马上就到!”
没一会儿,一个穿着宋军铠甲的将领就走了过来,身材高大,面容刚毅,一看就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他走到曹友闻面前,抱了抱拳:“将军,末将幸不辱命,把援军带来了!”
曹友闻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辛苦你了,张副将。这位是丐帮的耶律帮主,还有林长老,这次能守住襄阳,多亏了他们。”
张副将赶紧跟我们打招呼:“久仰耶律帮主和林长老的大名,这次蒙古军来势汹汹,多亏了你们在前面顶住,我们才能顺利赶来。”
我们互相寒暄了几句,就赶紧进了城主府,开始商量作战计划。曹友闻先开口:“现在我们有援军三千人,加上城里的宋军和丐帮弟子,总共有五千多人。蒙古军大概有五万人,但他们刚打了败仗,又被我们烧了粮营,士气肯定不高。我觉得我们可以趁这个机会,跟援军内外夹击,把蒙古军赶跑!”
耶律帮主点点头,说:“我同意曹将军的想法。丐帮弟子熟悉襄阳的地形,可以带援军从蒙古军的侧翼绕过去,趁他们不注意,发起突袭。”
我想了想,补充道:“我觉得还得再派一支队伍,去骚扰蒙古军的后方,比如他们的回回炮工坊。上次我们烧了他们的粮营,这次要是能毁了他们的回回炮,蒙古军就更难攻城了。”
张副将也赞同:“林长老说得对,蒙古军的回回炮太厉害了,要是能毁了,我们守城就轻松多了。末将愿意带一支队伍去,保证完成任务!”
我们商量了半天,终于制定好了作战计划:曹友闻和耶律帮主率领城里的宋军和丐帮弟子,从正面进攻蒙古军的营地;张副将率领一千援军,在丐帮弟子的带领下,绕到蒙古军的侧翼,发起突袭;我则带五十个丐帮弟子和五十个宋军士兵,去偷袭蒙古军的回回炮工坊,毁了他们的回回炮。
计划制定好后,我们就开始分头准备。我挑选的弟子都是身手好、懂点轻功的,宋军士兵也都是精锐,每个人都带了火油、火把和朴刀,还特意准备了一些炸药(这是我根据现代知识,跟城里的工匠一起做的,威力虽然不大,但对付回回炮应该够了)。
出发前,曹友闻拍了拍我的肩膀,叮嘱道:“林长老,一定要小心,蒙古军的回回炮工坊肯定有不少守军,要是实在不行,就先撤回来,别硬拼。”
我点点头,说:“放心吧,曹将军,我们会注意的。只要我们能毁了回回炮,你们正面进攻就容易多了。”
耶律帮主也走过来,递给我一个令牌:“这是丐帮的紧急令牌,要是遇到什么危险,就出示这个令牌,附近的丐帮弟子会过来帮忙。”
我接过令牌,揣在怀里,心里暖暖的。跟他们告了别,就带着队伍,从北门悄悄溜了出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