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一个意想不到的人走进了纳言司。
来人一身长衫,戴着金丝眼镜,文质彬彬,正是北平有名的学者,陈明远。
他没有被任何人告发,而是自己主动前来,递上了一份“自辩书”。
书里,他坦然承认,自己曾接受日本东亚文化促进会的资助,出版过一本批评张作霖治下政策的刊物。
但他言辞恳切地强调,自己的初衷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希望通过批评来促进改革,是为启蒙,绝非卖国。
这案子可比前两个复杂多了。
老判官一时也拿不定主意,只得请示张作霖。
张作霖看着眼前这个浑身书卷气的读书人,饶有兴致地让他也喝下了“醒舌汤”。
结果出来,陈明远舌面微微泛起一层青色,不黑,却也不清白。
“陈先生,”张作霖缓缓开口,声音里听不出喜怒,“你信科学,想必也知道,这药水验的是你说话时心跳血流之变,验的是谎言。可科学,验得出人心吗?”
陈明远扶了扶眼镜,没有作声。
张作霖走到他面前,指了指窗外鼎沸的人声:“你看看他们,听听他们的声音。以前,道理掌握在你们这些读书人手里。但现在,我不这么看。如今这天下,老百姓的嘴,就是一杆秤,就是那天理人心的天平!你说你是为启蒙,可你的钱,是日本人给的,你的文章,让老百姓对我们自己的政府产生了怀疑。这杆秤,它就歪了。”
他拿起朱笔,在陈明远的“自辩书”上龙飞凤舞地批了几个字。
“免罪。”
陈明远猛地抬头,满眼的不敢置信。
“但是,”张作霖将批好的文书递给他,“你需要在鼓楼下搭台,免费讲学三日。不讲四书五经,就讲一件事——如何用你读书人的脑子,去识破那些外国人编出来骗我们中国人的谣言!”
深夜,督军府的书房依旧灯火通明。
陈明远坐在灯下,面前摊开的,是他重写了十几遍的讲稿。
他的手,依旧在微微发颤。
窗外,街头巷尾的说书人“老铁嘴”正唾沫横飞地说着新书:“话说今日纳言司奇案:教授自首,大帅免罪,百姓鼓掌!诸位看官,这叫什么?这就叫,讲真话,真能活命!”
张作霖的眼前,系统面板上的数据正在飞速跳动:
【民声司法转化率:71%】
【知识界认同度↑至44%】
这一天,没有流一滴血,没有动一次大刑,但一种全新的、根植于人心的秩序,已然破土而出。
张作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靠在椅背上。
他看着桌上那些从前清沿袭下来的、厚如砖块的法典,嘴角勾起一抹不屑的冷笑。
这些繁文缛节,别说老百姓了,就是他自己也看不明白。
他忽然觉得,那些厚重的法典条文,还不如街头小豆子唱的那几句歪诗管用。
要想让这套新规矩传遍东三省,乃至全天下,光靠审案子还不够。
必须得有个更简单、更上口的法子,要让它像吃饭喝水一样,变成每个人的本能,刻进每个人的骨头里。
喜欢老子有系统,颤抖吧小鬼子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老子有系统,颤抖吧小鬼子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