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的东京,天色还是一片死寂的黛蓝色,仿佛一口倒扣的铁锅,压得人喘不过气。
丰田财阀的总部大楼却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顶层会议室内,气氛比窗外的气温还要冰冷。
丰田正雄,这位执掌着半个日本工业命脉的男人,脸色铁青地站在投影幕布前。
幕布上,一份被标注为最高机密的《“奉天3改”威胁评估》报告,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烙铁,烫着在座每一位帝国重工巨头的眼球。
“诸君,请看这里。”丰田正雄的声音沙哑而沉重,手中的激光笔在幕布上划出一道刺目的红线,精准地停在“倾斜装甲”和“双段冲压成型”两个词组上。
“半年前,我们的情报部门还信誓旦旦地保证,支那人的坦克制造水平,还停留在铆接铁皮罐头的阶段。可现在,他们不仅用上了连德意志同行都还在实验的倾斜装甲,甚至连一体化冲压技术也玩得炉火纯青。这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会议室内一片死寂,只有沉重的呼吸声。
倾斜装甲意味着炮弹跳弹率大幅提升,双段冲压意味着车体拥有了前所未有的结构强度和生产效率。
这两项技术,就像两记重拳,结结实实地打在了“大日本帝国技术天下第一”的脸上。
“更可怕的是,”丰田正雄切换了下一页PPT,上面是复杂的火炮弹道模型,“根据我们的间谍冒死传回的数据反推,‘奉天3改’的火炮精度已经达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程度。唯一的解释是,他们在火控系统上取得了我们无法理解的突破。一旦这个技术闭环形成,满洲,乃至整个东亚的陆地,将再也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他们的钢铁洪流。届时,满洲将彻底成为帝国不可控制的战略负资产!”
“不可控”三个字,像三柄重锤,敲碎了在场所有人最后的侥幸。
丰田正雄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狠戾:“事到如今,我们必须壮士断腕!我宣布,立即启动‘技术净化’计划!”
他几乎是吼出来的:“命令所有与支那有过技术交流的企业,包括但不限于三菱、川崎、住友……立刻、马上销毁所有曾经对华输出的技术档案、图纸、甚至是教学笔记!一份都不能留!我们要彻底封锁‘技术污染源’,掐断他们所有可能的灵感来源!让他们退回到闭门造车的原始时代!”
这道命令,无异于让这些企业自断一臂,将过去几十年的心血付之一炬。
但无人反对,因为他们都明白,如果不这么做,未来被斩断的可能就是整个帝国的脖子。
然而,他话音未落,会议室的门被猛地推开。
一名助理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脸上的惊慌甚至盖过了对丰田正雄的畏惧。
“社长!不好了!大阪造船厂……刚刚收到消息,中岛、渡边、山田三名特级技工,集体递交了辞职信,人已经不见了!”
丰田正雄眉头一皱:“胡闹!帝国危难之际,他们想当逃兵吗?”
“不……不是的……”助理颤抖着递上一张纸条,“这是他们在宿舍里留下的信,只有一句话……”
丰田正雄一把夺过纸条,上面只有一行粗犷的字迹,仿佛是用尽全身力气写下的:
“中国人都醒了,我们还在装睡。”
同一时刻,晨光刚刚洒满奉天兵工厂。
情报室里,小虎子像一只发现了新大陆的猴子,捧着一叠刚从日租界黑市里搞来的“三菱内部技术简报”,嗷嗷叫着冲了进来。
“林工!林工!快看!我滴个亲娘嘞,这帮小日子是真会整活儿啊!”
正在埋头计算弹道的林振华抬起头,接过那叠散发着油墨香的简报。
只看了两眼,他那双总是波澜不惊的眼睛瞬间瞪得像铜铃。
“这……这不是‘九一式火炮’的引信改进设计吗?”他翻得飞快,嘴里念念有词,“不对,这个结构……这个斜角导爆原理……我靠!”
这位一向斯文的技术大拿,忍不住爆了句粗口。
“怎么了林工?他们技术很牛?”小虎子好奇地凑过来。
“牛个屁!”林振华哭笑不得地指着图纸上一个关键的凹槽设计,“你看这个!这不就是咱们去年论证失败,因为结构不稳定容易导致提前引爆,被当成废案扔进垃圾桶的那个‘七号方案’吗?他们居然当成宝贝给捡起来了!”
一旁的陈铁生,这位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老兵工厂,一巴掌拍在桌子上,震得茶杯嗡嗡作响,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大笑。
“哈哈哈哈!笑死老子了!老子当年做梦,梦里三位白胡子老神仙托梦教的法子,醒来一试发现屁用没有,随手扔了。结果这帮孙子,愣是从咱家垃圾堆里刨食,还当成是山珍海味了?他们这是抄作业都抄不明白啊!”
林振华扶了扶眼镜,眼神里满是荒谬和一丝怜悯:“他们抄了我们的思路,但没抄到精髓。或者说,他们根本理解不了我们为什么要放弃这个方案。他们只看到了‘斜角导爆’能提升破片杀伤范围,却没计算出这个角度下的应力集中问题。他们这是在拿自己炮兵的命,来验证我们的错误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