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只是笑眯眯地看着他,做了个“请便”的手势:“吉野领事,有意见可以提,我爹说了,我们奉天现在是法治社会,欢迎走程序。你可以向北洋政府抗议,也可以向国际联盟申诉,我们都接着。不过,我友情提醒一句,电报机也得用电,您可省着点骂,不然电用完了,您的抗议信都发不出去。”
说完,他带着稽查队,在周围百姓敬畏的目光中,扬长而去。
吉野果然暴跳如雷,紧急向北洋政府发出外交照会,措辞严厉地要求“严惩张作霖父子这种践踏国际公理、挑衅外交尊严的土匪暴行”。
电报传到奉天,张作霖看完,直接把电报纸揉成一团,回电北京,内容堪称“发疯文学”的典范:“他们要跟老子讲外交?行啊!老子明天就派个‘奉天驻东京总领事’去日本,也住你日本的衙门口,天天用你家的电,喝你家的水,出门坐车不给钱,你看你们天皇砍不砍我派去的人的脑袋!少跟老子来这套,要么给钱,要么滚蛋!”
同时,他直接下令:英、俄两国领事馆,限五日内补缴欠款。
若是不缴,从下周一开始,每天不定时断电两小时,并禁止其牌照的汽车驶入市中心最繁华的商业区。
这下,压力给到了英、俄这边。
四十八小时后,向来以精明务实着称的英国领事馆最先扛不住了。
他们派了一名代表,悄悄地来到了市政局,不仅补缴了第一期电费,还对着闻讯赶来的记者发表了一份简短声明:“尊重并遵守地方的市政法规,是任何一个文明国家及其公民应尽的义务。”
这话一出,全城哗然。英国佬都低头了?那可是日不落帝国!
俄国领事馆本就势弱,见英国人带头“投降”,哪还敢硬撑,当天下午就派人偷偷摸摸地把钱给缴了,连收据都没敢多看一眼。
这下,只剩下头铁的日本领事馆在寒风中独自凌乱。
他们硬是撑到了第三天,也就是断电警告的最后期限。
当天上午十点,领事馆内,吉野领事正享用着从国内空运来的顶级和牛,突然,屋里的电灯“啪”地一声灭了,为他提供冷藏的西门子大冰箱也发出了“嗡”的一声长叹,彻底没了动静。
紧接着,电报室传来消息,因为停电,与东京的联络彻底中断。
吉野的脸,比停电后的屋子还黑。
他知道,张作霖是来真的了。
他可以为了“帝国尊严”忍受黑暗,但他不能忍受冰箱里昂贵的食材变质,更不能忍受与本土失去联系。
最终,在被迫吃了一顿冷掉的夹生饭后,日本领事馆的代表,黑着脸出现在了市政局缴费大厅。
张学良早已等候多时,他当着无数记者的面,接过那笔沉甸甸的银元,然后在缴费单上,缓缓盖下了一枚鲜红的“已审”印章。
全程,一个名叫田中一郎的日本记者用他最新款的德国相机,完整地记录下了这一幕。
镜头死死地定格在那枚印章落下的瞬间。
当晚,田中一郎在他的私人日记中写道:“张作霖没有对任何国家宣战,却用一张小小的水电费账单,攻陷了列强们在奉天经营多年的外交堡垒。他让所有人都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东北,王法之上,还有‘张法’。”
几乎在同一时间,张作霖的脑海中,冰冷的系统提示音如同海啸般炸响!
【警告!检测到剧烈情绪波动!“领事馆缴费”事件颠覆‘外交特权’固有认知,引发地缘政治连锁反应!】
【情绪波动值统计:敬畏+95(来自各国驻奉天使团),崇拜+92(来自奉天本地商户及民众),恐惧+90(来自各国在奉侨民及驻员)……】
【恭喜宿主!外交声望+20!当前外交声望:97(威震一方)!】
【解锁特殊成就:“规矩的制定者”!】
【解锁全新潜能:制度输出!宿主可尝试将“奉天模式”的成功经验推广至周边省份,每成功推广一个核心制度,影响力辐射半径增加500里!】
张作霖看着视野中不断刷新的数据流,咧开大嘴,笑得像个得到了糖果的孩子。
“好家伙,”他叼着烟,得意地对王化一说,“这下爽了。以前是老子求着他们守规矩,现在倒好,是他们怕了!怕什么?怕不用老子的电,连骂老子的电报都发不出去!”
镜头缓缓拉远,夜幕下的奉天城华灯初上。
唯独在日本领事馆那栋建筑里,只有一扇窗户还透出孤独的灯光。
一名外交官正埋头在一盏煤油灯下,用钢笔费力地填写着一张表格,表格的标题是《奉天市公共设施使用月度申报表》。
窗外,大雪无声飘落,映照着墙上那张尚未撕去的标语——“奉天规矩,照章办事”。
这场由一张账单引发的风波,看似尘埃落定。
但所有人都没意识到,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当“规矩”二字第一次压倒了“特权”,它就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才刚刚开始扩散。
这股风,从官场吹向了民间,从领事馆的大门吹进了每一条商业街的深处。
奉天的商人们,尤其是那些曾深受洋行挤压的华商,彻夜难眠。
他们看着领事馆门口那张被浆糊粘得死死的缴费单,仿佛看到了某种全新的可能。
既然连洋大人都得按“奉天的规矩”办事,那他们这些在自己地盘上做买卖的人,是不是也该有点自己的“规矩”了?
喜欢老子有系统,颤抖吧小鬼子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老子有系统,颤抖吧小鬼子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