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陈到的“将略堂”

作品: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作者:花小容|分类:历史|更新:2025-11-08 08:24:31|字数:4502字

汉中,南郑城。

第一次北伐失利的阴霾尚未完全散去,空气中弥漫着挫败、伤痛与反思的气息。军营里,伤兵的呻吟声不时可闻,兵员、军械的补充与整编正在紧张进行。

与以往战败后的颓丧不同,此次撤退虽狼狈,但主力尚存,核心将领无恙,更重要的是一种知耻后勇、寻求变革的决心在悄然滋长。

骠骑大将军府内,陈到独坐案前,眉头紧锁。

街亭的血与火,马谡临刑前的悔恨泪水,诸葛亮背身时的无声悲恸,王平苦战后的坚毅面容,以及无数葬身南山的将士英魂……一幕幕在他脑海中反复闪现。

痛定思痛,他意识到,蜀汉军队的将领结构存在隐患。

有关羽、张飞、赵云这等万人敌的猛将,有魏延这等善出奇计的锋锐之将,也有王平这等沉稳扎实的实务之将,但缺乏系统性的、能够培养合格中高级指挥官的体系。

许多将领依靠个人勇武或经验带兵,对于复杂的战役规划、地形利用、后勤统筹、情报研判乃至最基本的军纪法规理解,参差不齐。

马谡之败,是其个人性格缺陷所致,又何尝不是这种体系缺失的集中爆发?

“必须改变!”

陈到猛地一拍案几,眼中闪烁着决然的光芒。

他铺开绢帛,提笔蘸墨,开始奋笔疾书。

数日后,丞相府。

诸葛亮仔细阅读着陈到呈上的奏疏。

看着看着,他紧蹙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眼中流露出赞赏与深思的神色。

奏疏中,陈到详细分析了街亭之败暴露出的将领培养问题,并提出了一项前所未有的建议:于南郑设立 “将略堂” 。

其宗旨并非培养普通士兵,而是轮训军中中高级将领(校尉、中郎将、裨将军乃至部分杂号将军)。

旨在系统提升将领的综合军事素养,避免因个人能力短板或认知局限导致战略性失败。

陈到规划了核心课程:

1. 实战推演: 利用沙盘、地图,模拟各种战场环境(山地、城池、水网、平原),进行攻防对抗演练,锻炼将领的临机决断和战术应变能力。

2. 地形学: 不仅识别地图,更要深入理解不同地形对行军、驻扎、补给、作战的影响,尤其强调“绝地”、“死地”的识别与规避。

3. 后勤保障: 使将领明确粮草转运、军械维护、伤员救治等后勤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懂得计算消耗,体恤民力,明白“无粮不稳”的道理。

4. 情报分析: 培训如何甄别、分析敌情信息,如何运用斥候,如何判断敌军意图,避免被虚假情报误导。

5. 军纪法规: 深入学习《蜀科》及军中各项律令,明确将领权责,强调令行禁止、违令必究的铁律,树立“军法无情”的敬畏之心。

诸葛亮阅毕,抚掌长叹:“善!大善!叔至此议,高瞻远瞩,直指根本!此非为一堂,实乃为我大汉强军之基石也!”

他当即挥毫批复:“准奏!着骠骑大将军陈到全权筹办‘将略堂’,一应所需,朝廷鼎力支持!凡在训将领,各级官署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扰!”

有了诸葛亮的全力支持,“将略堂”的筹建速度极快。

选址在南郑城西一处清静宽敞的旧官署,加以修葺。

沙盘、地图、兵书典籍迅速汇集。

陈到亲自挑选了一批既有实战经验、又有一定文化基础的退役老军官和文吏担任教习。

开堂第一日,将略堂内将星云集,气氛庄重而略带几分新奇。

出乎所有人意料,丞相诸葛亮竟亲自莅临,要授第一课!

诸葛亮身着布袍,手持羽扇,立于堂前,目光扫过下方端坐的将领们。

这里有须发戟张、略显不耐的张飞,有目光锐利、带着审视意味的魏延,有沉稳内敛、认真专注的王平,还有吴懿、高翔、张翼等一众中高级将领。

“诸君,”诸葛亮的声音平和而有力,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今日此堂,名为‘将略’。何为将略?非匹夫之勇,非纸上空谈,乃统兵驭众、克敌制胜之根本大道也!”

他缓缓踱步,声音渐沉,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为将者,首当知天时。不辨阴阳,不识寒暑,何以择机出战?”

“次当察地利。不谙山川险易,不明林泽沼泽,何以排兵布阵?街亭之鉴,犹在眼前!”

说到此处,他目光似有意无意地扫过众人,张飞、魏延等皆神色一凛,王平更是默默握紧了拳。

“再当通人和。上下一心,三军同力,则士气可用;将帅失和,士卒疑惧,则未战先败。”

“最终,当明法度!”诸葛亮语气陡然转厉,羽扇顿住,“军令如山,赏罚分明!令行禁止,方能如臂使指!若有法不依,有令不行,纵有百万雄师,亦不过乌合之众!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此非虚言,乃血泪教训!”

他最后这句话,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方便以后阅读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第23章 陈到的“将略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第23章 陈到的“将略堂”并对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